雪之下雪乃的臉頓時就變得通紅了!
“走開,你吵到我了......”
雪之下雪乃連忙推開了蘇陽,掩飾著自己的害羞。
“......”
平塚靜看著兩人的互動,額頭冒出了無數的黑線,雖然她不知道蘇陽朝著雪之下雪乃說了什麼,但雪之下雪乃那紅彤彤的耳垂無疑說明了一些什麼。
砰!
就在蘇陽看著雪之下雪乃的模樣在心中笑著的時候,平塚靜一個巴掌落在了蘇陽的頭上。
“你們有沒有再聽我說話?!”
平塚靜語氣不善。
“當然有。”蘇陽不滿的揉了揉自己的腦袋,“來來去去不就是人心中的攀比心嘛。”
每個人內心都潛藏著攀比的本能,特彆是在青春期的國中和國高階段,這種本能表現得尤為強烈。
在這個階段,個體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和誘惑。
因此,人們更容易陷入與同齡人的比較和競爭中,試圖通過攀比來彰顯自己的價值和地位。
這種攀比心理不僅可能導致不必要的焦慮和壓力,還可能影響個體與他人的關係和自身的心理健康。
在攀比過後,若覺得自己略勝一籌,心中或許會湧起一絲微妙的滿足;然而,一旦覺察到自己相較於對方顯得遜色,那種微妙的情緒便會在不經意間悄然轉變為嫉妒的火焰。
嫉妒,這種負麵情感,不僅悄無聲息地侵蝕著嫉妒者的身心健康,更在無形中孕育著危險。更為棘手的是,嫉妒的力量難以預測,它有時會驅使人們做出損害被嫉妒者聲譽和健康的舉動,進而引發更深的矛盾和傷害。
除去那些飽含惡意的言辭中傷、無中生有的誹謗,以及孤立無援的冷漠行為,蘇陽在今日翻閱著那份記錄著他過去不光彩事跡的報紙時,竟偶然間瞥見一則令人瞠目結舌的新聞——在神奈川縣,竟發生了一起令人發指的殺人案件。
在一次考試中,一名學生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卻遺憾地屈居第二,這一結果使他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挫敗感和難以言喻的不甘。他無法接受自己未能獨占鼇頭,更無法接受那個名列前茅的同學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於是,他對那位同學產生了強烈的嫉妒,這種嫉妒如同野草般在他心中瘋狂滋生,漸漸扭曲成了一種病態的恨意。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股恨意越來越強烈,竟然驅使他走上了極端的道路。他不惜花費重金,雇傭殺手對那位考第一的同學進行報複。在瘋狂的驅使下,他失去了理智,殘忍地命令殺手對那位同學及其家人痛下殺手。
這場悲劇的發生,讓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間陷入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