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比企穀八幡(一)(2 / 2)

從那些非法穿越者的口中,蘇陽不敢百分百說自己了解比企穀八幡,但是,他卻可以說,在這個世界裡,除去那些非法穿越者和比企穀八幡外,蘇陽是最了解比企穀八幡的人。

自我意識、傷痕、自我保護以及扭曲。

這四個詞語,是蘇陽對於比企穀八幡這個人的理解。

當然,這四個詞語也可以說成一個詞語,那便是孤獨。

作為一個從小就不合群,不受歡迎,還經常被捉弄的人,同時,還是家裡的長子,而父母的愛還被自己的妹妹分走了一部分,儘管兄妹的感情很好,但比企穀八幡始終被動地處於一種孤獨的成長環境中。

而且不僅如此,比企穀八幡還是一個性格敏感的人,而這份敏感卻也給他帶來了心理的傷痕。

比企穀八幡的經曆要是讓一個性格開朗樂觀的人來承受,又或者說,讓蘇陽來承受,這都是無所謂的。

然而,恰恰就是比企穀八幡的性格敏感,讓他對於人際交往望而卻步,同時,也因為如此,他對於人際交往很是猶豫。

結果就是,越是猶豫,社交能力就越是下滑,越是難以交到朋友,這又會給他人帶來不解,讓人們以為比企穀八幡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漸漸的,比企穀八幡漸漸的被動疏離團體,從而陷入惡性循環之中,無法自拔。

孤獨,是比企穀八幡成長的底色。

然而,人類是社會生物,有著本能的情感需求,這無法避免。

比企穀八幡也渴望著接近他人。

可是這份渴望在比企穀八幡的孤獨處境中不斷被異化,直至他進入青春期後,成就了他的自我意識。

人們的自我意識膨脹是青春期必然經曆地階段,無非輕重的不同罷了,人們脫離了懵懂無知的童年,開始在意‘自我’的存在,而這份‘自我’則是通過他人評價所構建起來的。

而且,這個時候的人們還沒有建立起成熟的人格,充斥著青春期莫名的表現欲,同時,渴望被認可,假想著他人的目光,期盼著彆人投來的期待。

這些,都是青春期所特有的躁動心理,也就是自我意識。

而比企穀八幡他長期以來那孤獨又壓抑的生活狀態,使得他的自我意識極為嚴重,而當他將自我意識的渴望給轉嫁到他人身上時,這就是他誤解他人表現的根源。

而青春期往往也伴隨著異性之間美好的曖昧,而比企穀八幡在國中時期也有著這份曖昧。

然而,比企穀八幡的情感一直處於一種卑微的狀態,在他所經曆地黑曆史中,他根本就沒有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