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倒貼(1 / 2)

燕觀 燕攸 3824 字 2024-06-29

《燕觀》全本免費閱讀

急景流年,新雪覆梅,枝椏不堪重負低垂,輕扣窗欞。

推開窗戶,呼呼北風灌進屋裡,卷走一室溫存。鄭妤哆哆嗦嗦搓手,扒著窗台,踮起腳尖,攀折梅枝。

身後有人為她披上棉衣,嘮叨提醒:“你身子不好,少吹點風。”

鄭妤淺笑不聽,踩上椅子,截下一段紅梅,摘下開得最好那朵,簪在溫昀頭上。溫昀淺笑抱她下來,關上窗戶。

“難得你休沐,陪我一起去督工啊。”

這一年裡,溫昀不知是不是因為身份轉變,無端忙起來,成日早出晚歸,查清不少陳年舊案和離奇懸案。而鄭妤終日碌碌,想做點什麼卻無從下手。

直至某日出遊時,意外發現一條連通丹陽和廬江兩郡的廢渠。水涸道阻,瞧著已廢棄十年有餘。思及溫昀近來為滄縣缺水煩憂,她心生妙計。

引廬江水彙入素溪,再經素溪連通胥河。這項工程若成,一來能解決丹陽郡北部農田缺水灌溉難題,二來緩解胥河水力不足難以運輸重物問題。

其實,裨益遠不止如此。宣京丹陽兩地相去,水路轉陸路再轉水路,曆經波折且耗時甚長。若能得到朝廷許可,她可以再把胥河連上汝南郡的漯河,相當於間接與洛水相連,屆時宣京到丹陽,可免去水陸換乘,耗時也可從五日縮短到三日。

這僅僅是客運之益,而物運前景更加光明。丹陽一旦搭上宣京水係,商品運輸成本大大降低,丹陽盛產的雲錦、鮮果等物可以憑借物美價廉的優勢,占據宣京市場。

丹陽商人賺得盆滿缽滿,相應的郡府稅收也會翻上一番。郡府有錢,辦事便不用像當下那樣瞻前顧後。

“想什麼這麼入神?”溫昀伸開五指在她眼前晃晃。

鄭妤抬頭望著屋頂答:“我在想即將到來的潑天富貴。”

可惜,她未獲得破天富貴,先散儘千金。

幾日後黃昏,鄭妤回到家時,溫昀已下衙回來,正不知為何事同溫母扯皮。她聽溫母提到自己,便停在原地多聽兩句。

“娘,您不要打阿妤嫁妝的主意。”溫昀聲音透著無儘疲乏,“我娶她時本就沒給多少聘禮,她願意嫁過來,還忙前忙後操持家務,已是受了莫大的委屈。這宅子破是破了些,但我們都住十幾年了,再住幾年又何妨?況且阿妤都沒嫌棄此地破落……”

原是溫母在打她嫁妝的主意。此處破敗不堪,且距離丹陽郡府路途遙遠,她先前同同溫昀商量過購置新宅的事,但溫昀俸祿不高,又不好意思讓她一個人出錢,此事便擱置下來。

“嘿——你這話說的,嫁妝隨新婦到了夫家,不就是夫家的東西。”溫母拚命用拐杖敲桌子腿,聲嘶力竭,“我是為你們好,這宅子看著大,能住人的屋有幾間?你們生了孩子往哪住?我含辛茹苦養你長大,供你讀書,你娶了媳婦就忘了娘。你自己好好算算,為她忤逆了我多少回?你個不孝子,我還不如死了呢哎喲喂。”

婆媳矛盾愈演愈烈,一哭二鬨三上吊的把戲,時常在這個家上演。鄭妤推開門,招手喊溫昀跟來。

兩人並肩在巷子裡漫步,迄天黑都無人開口。鄭妤借著月光,看到前方石塊凸出。她趁機看月亮,佯裝不注意,一腳踩上去,腳崴了。

“這破石子路總害我崴腳。”她不滿抱怨,“溫寒花,我不想住在這裡了。”

一點螢火落在發簪上,翡翠光澤耀眼奪目。溫昀心中五味雜陳。他從不自慚形穢,可在他看見朦朧的月光落在鄭妤身上那一刻,他終於深刻認識到他們之間的差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