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你和弟弟好好讀書。”婦人慈祥揉揉稚童腦袋,“考取功名,才能出人頭地當大官,到那時候,娘就能享清福嘍。”
暮鼓晨鐘,遠方鐘聲敲響。清明時節,掃墓祭祖,慎終追遠,鄭妤遙望高處鐘塔,她也想阿娘了。
永寧寺山門前,長階高聳望不到頭,但見高處佛光普照,燈火長明。她一階一階攀爬,殘花和泥沾濕裙擺。
及至登頂,住持雙手合十致歉:“近日入夜後不便參拜,請施主移步禪房休息,待天明下山。”
永寧寺位於宣京城東,香火旺盛,香客絡繹不絕。京中顯貴多有為已故親人請靈位的習慣,而今正值清明,祭拜者眾,斷不會無故禁止香客參拜。
除非……除非是他。鄭妤問住持已禁拜幾日,主持答曰:三日。
三日前,正是李致回京那日。她不願跟他同行,他便留下齊晟陪她在汝南逗留三日。
“讓她進來。”一彆數日,李致想她該消氣了。在汝南,她拒不肯與他相見,更不願與他說話。苦於離京多日奏折堆積成山,他不得不先行返回。
經過三日冷靜,鄭妤再聽到他聲音,心中仍會起波瀾,隻是遠不如之前強烈。她想繼續逃避讓故事留白,又想把話說開,給這出悲劇畫上句點。
斟酌再三,她最終下定決心進入主殿,在離他最遠的蒲團前跪下,三拜觀音。
“聽住持說,你已在此連跪三夜了。”
“嗯。”他母後得知汝南渡口的事,罰他每夜來此跪兩個時辰,向貞淑夫人謝罪。
“我來,是有些話想問問你。”鄭妤平心靜氣,“世間想嫁你的女人不計其數,為何偏偏選了我?”
李致誤以為鄭妤問為何選擇娶她,他沉思片刻,答道:“娶誰不是娶。母後、皇嫂、翊兒……他們都喜歡你。娶你,皆大歡喜。”
“不論你信與不信,本王承諾娶你一事非虛。”李致偏頭看。鄭妤卻並不看他,癡癡喃道:“不重要了。”
“無論你說的是真是假,於我而言都不重要了。”鄭妤自顧自說,“你不用娶我,我不是非嫁你不可,也沒有你想的那樣喜歡你。”
李致愣愣攤開掌心,縱橫交錯的掌紋,織就一張巨大的網,困住不知名的蝶。最終蝴蝶破網逃出,他什麼都沒抓住。
“在芳茗樓,你說無端受我煩擾,被我埋怨,委屈無法言說。我承認,確實錯在我一廂情願。”
“你後來不該引誘我的,那樣我便沒有恨你的理由。”鄭妤回憶如夢似幻的片段,“你不該把玉鐲戴回我手上,不該牽我的手,不該帶我看世間罕見的暮雪驚棠,更不該送我棠枝,為我簪花,說一些似是而非的情話。”
“當你做了這些事後,我的一廂情願便有你一份責任。”她眸中溫度一點點散去,再不含一絲光與熱。
“本王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