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古怪的鸚鵡(1 / 2)

《【國運】華夏文明驚豔了全世界》全本免費閱讀

一個古樸莊重的鼎在空中漂浮著,鼎旁邊還有一個壺在滴溜溜的轉著,地上則有一個生死不知的人躺在血河裡。

水藍星上

不論是哪個國家的人看見躺在地上的徐地都沉默了,國運之戰非常殘酷,除了第一批第二批進入的人活了下來,這次這些是真的沒了。

但在這其中有兩個例外,那就是漂亮國和櫻花國。

“這是死了?”

“快了吧,你看他都出氣多進氣少了”

“這要是沒人救絕對活不了”

“快來個人啊,誰都行,救救他”

“傻了吧,你在這裡說彆人也不知道啊”

“那個鼎,你們有沒有人看著熟悉?”

“彆說,真的好熟,就是想不起來”

“我早就想說了,可是剛才那麼沉重的氣憤都不敢開口”

“樓上的,這鼎來頭可是大的很”

“展開說說,這個鼎怎麼了?本事能大到哪去?”

“彆打擾我,讓我說,這個鼎啊,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後母戌鼎”

“嘶,真的假的,這不是我們華夏的鎮國之寶嗎?”

“哇,厲害了,你們要不說,我還真不知道,它就是後母戊鼎”

“我不信,樓上的絕對在胡說”

“嘿,你還彆不信,你仔細看看這個鼎的耳朵有什麼不一樣”

“耳朵?耳朵怎麼了?”

“嗷,我知道了,這兩個耳朵不一樣”

“對了,後母戊鼎也稱司母戊鼎,出自商代,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厚度6厘米,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千克,更重要的是其中一個鼎耳是後來仿製配上的,鼎內還有銘文,所以我根據兩個鼎耳不一樣和鼎內的銘文,才猜出了它的身份”

“靠,我不信,我怎麼沒看見鼎裡麵有字?”

“我也沒看見”“我也是”

“我看見了,當時這個鼎側翻著時裡麵有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

“嗯嗯,+1看見了”

“就算你看見了,你怎麼認識的?你彆忘了,後母戊鼎可是商代的青銅禮器,那時候的字可是甲骨文,你是怎麼認識的?”

“哼,當然是因為我認識鼎內的字”

“哈哈哈,笑死我了,他說他認識甲骨文,你以為甲骨文和大白菜一樣人人都認識嗎?”

“你快彆吹了,我都替你尷尬”

“鼎內的字就是‘後母戊’”

“你彆是仗著我們不認識甲骨文,瞎說出來騙我們的吧”

“你們知道什麼?後母戊鼎是商王為祭拜母親“戊”而打製的,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我國的古文化專家對其進行了詳細研究,並根據甲骨文中的記錄,得出的結論是鼎內銘文是“後母戊”三個字,其中“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後妃婦妌的廟號,依照銘文,確認後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兒子祖庚或祖甲鑄造,為祭拜他們的母親婦妌,其中帶有孝道的內涵”

“我在博物館見到時還特意去學了這三個字的甲骨文,我絕對沒有認錯”

在他們爭論不休的時候,一道白光晃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