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阿邦大叔竟曾是第一勇士?(1 / 2)

《我隻懂藥理,夫君柔弱不能自理》全本免費閱讀

王大夫最是欺軟怕硬,如今見宋南蕘有了藥王穀的人做背書,瞬間偃旗息鼓,低著頭老老實實跟在其他大夫身後,不再言語。

有些跟在宋南蕘身後,一直支持宋南蕘的大夫,衝著王大夫擠眉弄眼。

登時把王大夫臊得滿臉通紅。

因這一下午這些大夫們在待客廳裡鬨了一通,宋南蕘還未來得及跟他們講後續的疫病防治計劃,日頭便已西墜。

如今才是第一天,她便將她最近新寫的手稿發給了大夫們,讓他們回家後揣摩,待明日陸大人將病人們集中隔離後,再行救治。

王大夫的神色依舊怏怏的,但麵對宋南蕘卻恭敬了許多,不再對宋南蕘的命令表示質疑。

然而那位自稱藥王徒弟的錢三七,看著手裡宋南蕘給他的手稿,雙手卻有些顫抖。

他捏著手中兩片薄薄的紙,竟感覺重如泰山。

彆人也許不知道這兩片紙的威力,他確實清楚得很,他師傅研究疫病研究了這麼多年,但隻是表層。

對於疫病產生的原因,如何救治,以及疾病的不同階段應該施加多少藥量,研究得仍舊不夠透徹。

而這篇手稿中,卻清楚地載明了這些。

雖然這篇手稿的格式有些奇怪,橫平豎直畫了許多網格,但將病例填入其中,卻顯得格外清晰,一目了然。

他聲音有些顫抖,“這樣珍貴的手稿,您就這樣輕易給我們了?”

他師傅臨終前仍在諄諄教導他,他預計將要花費畢生精力完成的遺願。

如今就凝結在這兩張薄薄的手稿中,就這樣輕飄飄地送至他的手中?

他忍不住想,若師傅尚在人世該多好,他若見到這位姑娘,想必會有很多話想同這位姑娘說。

眾位大夫們在拿到新手稿後,原本並未將這兩張紙放在心上。

看見錢三七含淚,竟給出如此高的評價,下意識翻看起來,看完皆愕然不已。

錢三七捏著手稿的紙不自覺加大了力道,他衝著宋南蕘深深彎下腰,

“我以前常聽說什麼叫大義,如今今日見了姑娘才知什麼是大義,姑娘將治療疫病的方法傾囊相授,毫不藏私,我實在是佩服不已。”

如今技藝皆是家族傳承,父父子子代代傳承,就連醫術也不能例外。

因此很多家族治病的藥方都是秘不外傳的,就是指望著這門技藝將來能夠興旺家族,不被其他家族獨占。

如今這位姑娘將藥方毫無保留地直接謄抄給他們,意味著他們以後哪怕遇到其他得了瘴毒也能根據他的藥方輕易對症下藥,治好其他人。

對他們而言,無疑又多了一個可以代代傳承的“千金方”。

此話一落,眾位大夫們好像也意識到了什麼,眼神瞬間變得火熱起來。

宋南蕘卻毫不在乎地揮揮手,“既然眾位大夫聚集於此的目的就是為了抗疫病,救治好當地的百姓,且百姓症狀不一,若不向大夫公開藥方,那又如何醫治百姓呢?”

“況且我死守著藥方有什麼用,等著我拿著它進了棺材發爛發臭嗎?

我隻是想為百姓提供副作用更小治療效果更佳的藥罷了,完全稱不上大義,隻能說職責所在罷了。”

作為現代社會的研究學者,宋南蕘對於這個朝代大夫們對自家族傳承的藥方的重要性不夠了解。

因而對他們過分激動的態度表示不能理解。

況且,這藥方也不是她個人所創,是她所在朝代,千百年來醫者們擁有的行醫經驗彙集起來的,用生命積攢起來的經驗。

用來救治百姓,自然是理所應當的,不能再理所應當了。

拋下一堆若有所思的大夫們。

宋南蕘剛進了後堂,便看見自己母親身後跟了個丫鬟,匆匆迎了上來。

湊近了仔細一瞧,才發現那丫鬟竟是經常侍候在陸離身邊的大丫鬟月明。

“女兒,我聽說大人剛指派你帶大夫們給百姓看病,那些大夫便蓄意為難你,在待客廳鬨了起來。

那些大夫多大的臉,怎麼好意思給你難堪?”

“他們這些中原的大夫真不講究,若是……若是在咱們官寨,知曉你是土司小姐,有哪個人敢跟你這樣說話?”

月明依舊是端著一張有點冷的小臉,“大人派我來問,可是有人難為小姐。”

宋南蕘垂下眼睫,看著二人有些慌張的神色,並不在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