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朝堂風雲(2 / 2)

風雪夜歸人 橙如意 4251 字 2024-06-21

她沒好氣地道:“我大郎養你們這幫人,就是為了和那個毒婦一起對付我的嗎?人在做天在看,張汝芝,你吃齋念佛也洗清不了身上的罪孽,早晚得遭報應。”

張汝芝耐心聽完她的話,向前邁了幾步,冷笑出聲:“報應?我張汝芝不怕報應,就算有,也得是你兒子那樣的人先死光了,才能輪得到我。”

“你以為你兒子升官發財就是給祖上添光彩了嗎?我告訴你,他乾的那些勾當,夠你們許家死上幾回的了。”

老太太望著她,不住地搖頭,淚水從眼角飛晃出來,灑在地上很快消散。

“你胡說八道,他都死了,你還往他身上潑臟水,我要去狀告你。”

張汝芝蹲下身,小環手中的燈端端映在她臉龐,隻見她半邊臉頰向上牽扯,明明是端莊溫良的模樣,卻偏生隱了一半在黑暗裡,讓人看不清,摸不透。

她壓著聲嗓,笑說:“你去告吧,儘可能地去把事情鬨大,這樣大家都彆想好過了。好一點的話,你還能活著,也就晚年過得淒慘些,壞一點,那就都死無葬身之地。”

張汝芝的話很難聽,明裡暗裡都帶著些威脅的意味,老太太聽得是身冒冷汗,微微戰栗。她年紀雖大,行事乖張了些,可到底不是個蠢笨之人,慢慢地息了聲,由著張汝芝安排人將她攙起送回去。

臨走前,她回望了一眼,隻看到張氏的背影單薄、冷傲,正認真地端詳那座書齋。

曾幾何時,零落的腳步聲漸漸散去,整座書齋裡外又恢複了死般寂靜。

火折子重新點亮的一瞬,林下泉道:“看來這張汝芝當真是什麼都知道。”

今夜這麼一出意外,算是給了她們先前的猜想一個印證。

蘇九娘在房內轉了一圈兒,實在沒瞧出什麼玄機,眼瞅著天也快亮了,再不撤離,怕會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天蒙蒙亮時,重明宮前已經站了一長隊人馬,長隊的兩邊有內侍提燈,隱約照見百官百態。

不多時,重明宮殿門洞開,百官陸續入內,跪坐其位,向聖人陳述各自政務,時而引來一陣讚同,時而招致幾句爭論,不過都是殿中常態,無甚稀奇。

幾位頭發、胡子花白的老官說著說著將戰火引至大理寺,義正言辭說道:“這許洛案的凶手早已認罪,為何大理寺遲遲不結案?”

渾厚的聲音在鴉雀無聲的大殿內引起輕微的回響,張舟瞥向那位老官時,發現對方看他們的目光實在和那和藹的年紀一點不沾邊。

案子是他在跟,理當他來解釋,可錢懷仁還是將他按下,獨自將一場口舌之爭攬了去。

“凶手認罪,並不代表可以結案。此案疑點頗多,未弄明白前,大理寺是斷不能草率了事的。”

“噢?”老官看向張舟,“聽說錢老前些時日病重,連朝會都未曾參加,這案子又是由張少卿一手操持的,恐張少卿要比錢老清楚得多吧?”

話都到了這份兒上,張舟再閉口不言,恐會招來更多不滿。

他起身行禮,將案子一一陳述,說到紅雀身份時,他陡然停了。

張舟深知許洛案在京師文武百官心中掀起不小的風波,他們想要的不僅是一個答案,還有自身安危的一個保障。可就像老師說得那般,此案疑點頗深,他不能憑那份認罪書結案。

他道:“請聖上再恩準下官些時日,查清此案背後真正的凶手。”

此話一出,殿中議論聲此起彼伏。

有人斥責張舟:“這樁案子何其惡劣,竟還未將真正的凶手緝拿歸案?張少卿若實在才薄智淺,那便換個人來。”

“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