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譈小學(1 / 2)

第二十三章【儲譈小學】

林蓉緊緊的挽著吳楓胳膊,離彆的路上總是有些傷感,倆人在一路上沒有說什麼話,一直到了寧波火車站,同吳楓一起執行支教任務的兩位同學王揚呂睿奇已經等侯多時,兩位同學第一個正麵見到林蓉,林蓉也是第一次見到吳楓的兩位同學,幾人簡單寒暄幾句後就聽到車輛即將到達的提示,林蓉目送著三人慢慢的走進檢票口,吳楓帶著勉強的微笑,一步一步走進了檢票口,回頭告彆了林蓉後走進了火車站台。

生活中很多故事轉瞬即逝,就像車站的告彆,剛剛還相互擁抱,轉眼就已經各自天涯了,很多時候你不懂我也不懂,人生就這樣,說著說著就變了,聽著聽著就倦了,看著看著就厭了,跟著跟著就慢了,走著走著就散了,愛著愛著就淡了,想著想著就算了。

每個人都要走很長很長的路,去經曆那生命中無數個突如其來的繁華和蒼涼才能變的成熟,吳楓的第一次遠門之涯開始了。

此次三人並肩同行是特指導主任精心準備的,指導主任也是用心良苦,因為他知道三人在生活裡關係很好,學習成績也不分上下,經常看到三人一起去食堂一起跑步一起逛超市一起交請假條出去玩,這次義務支教的任務交給他們三人非常放心。

三人隻要離開了學校就立馬變成另外一個人,似乎掙脫了束縛的小鳥,儘情的飛翔著,放縱著,三人一路上有說有笑,路途雖然很遙遠但三人一點也不覺得辛苦一點也不覺得累,三人把這次的支教任務當成是一次旅遊對待。

按照領導主任的路線指示從寧波火車站出發來到棗莊火車站,然後從棗莊火車站走到汽車站,因為沒有寧波直達到臨沂的火車,然後從棗莊汽車站坐大巴車來到臨沂,到了臨沂後又坐大巴車來郯城縣,從郯城縣坐公交車來到了儲譈鎮,此時已經是晚上7點。

三人疲倦的下了公交車來到儲譈鎮後開始找路人打聽詢問,根據路人的指示來到一座不知名的大山,這座山果然是名符其實,走了沒多久就開始在群山之間穿行了,速度也明顯地慢了下來。

可是王揚呂瑞奇倆人卻是興致高得很,不停地哼著些流行歌曲,時不時地指點著路邊的風景,時不時的兩人還還吵上幾句嘴,終於看到了一座山中央上刻著一塊大大的指示路牌,而這塊指示牌正是指導主任安排三人等待對學校方接應的地方,三人這才鬆了心,因為路人沒有忽悠他們,他們也找對了地方。

三人不知道現在的位置在哪兒,不知道這座大山叫什麼名字,手機也沒有信號,電話打不出去,此時的白霧飄的有些奇怪,仿佛來到了一座人間天堂,天空中飄浮著柔和的透明的清亮的潮乎乎的空氣飄逸在三人疲憊不堪的身上。

三人不知道到底還要等待多久,隻知道距離儲譈小學還有15公裡,三人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此時的三人內心非常掙紮,筋疲力儘的坐在路牌下傻傻的等,攜帶的零食飲料已經全部吃完了,現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這座不知名的大山這裡等待學校派人來接應。

有的時候說的好但做起來很難,原本說好了當作是一次旅行,現在才發覺有時候說的真的隻是隨便說說,千萬不能當真,現實是可怕的,更是殘酷的,三人在這座不知名的大山裡,雖然已是三月,但比冬天還冷,衣服也沒有多帶,三人凍的不想多說話。

吳楓再次點燃一根煙,抖擻著傻坐著,王揚還在四處尋找著手機信號,而呂睿奇躺在行李箱上已經睡了半個多小時,三人不知不覺的已經傻傻的等了一個多小時,山路上連一位路人也沒有看到,天越來越黑了,終於看到迎麵而來的一輛閃爍的遠光車燈,一位穿著西裝革履的人開著嶄新的麵包車停到了三人麵前。

彭校長,大約60歲左右,個子不高頭發花白,深沉的眼眸中,透著曆經歲月的滄桑,寒潭般幽深的眸底,仿佛飄蕩著層層煙雨,顯得一片朦朦朧朧。

彭校長:“你們是寧波過來教我們孩子的老師吧?”

王揚:“你好,我們已經等了快兩個小時了”

彭校長:“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我一直等你們電話,盼著你們聯係我,但一直沒有等到電話,然後我就來這邊了,不好意思,讓你們等這麼久,我姓彭,是儲譈小學校長,歡迎你們的到來”

王揚:“不用客氣,我們出發吧,這地方真的冷”

彭校長:“這條路去年才建好,開車到這裡有點不容易,當然你們更不容易,那麼遠的路上還等了那麼久”

王揚:“我們7點多就到了,寧波沒有開通到臨沂的火車,我們轉了很多車才到這裡的,我們指導主任給了電話,但是他們手機沒有電,我手機也沒有信號,我們不認識路,隻能等”

三人上了車,曲曲彎彎開到偏僻的儲譈小學,車子停了下來,卸下沉重的包袱,站在儲譈小學門口四處觀望,雖然已經是晚上,透過路燈依然可以清楚的看到這裡的生活環境,三人瞬間都傻眼了,這哪裡是學校阿,這就是一間破廟阿。

一陣陣寒風襲來,令人時不時打哆嗦。

三人用著整齊的步伐走進學校,看到一片片整齊的菜地,菜地裡種著一排排茂盛的玉米、青菜、白菜、西紅柿、胡蘿卜。。。

吳楓停下了腳步,看到一間破舊的辦公室裡燈還亮著,桌子上擺放一些書籍和一堆試卷,辦公室裡走出來一位年輕的姑娘,笑容滿麵的走了出來,用著標準的普通話跟三人打招呼。

劉小芬:“你們好!我叫劉小芬,我是儲譈小學的老師,歡迎你們千裡迢迢從寧波過來,歡迎你們,謝謝你們,你們三人都長得好帥!”

劉小芬,山東臨沂莒南縣人,23歲,大學畢業後在就來到儲譈小學工作,工作時間剛剛滿一年,個子不高,紮著一個可愛的馬尾辮子,兩條彎彎的眉毛下有一雙機靈的眼睛,眼睛水汪汪大大的,一隻挺標致的鼻子下麵是一張大嘴,生得兩片厚厚的嘴唇,人們常說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但劉小芬卻是一位能說會道的姑娘,胖嘟嘟的圓臉看起來不像23歲的大姑娘,像是一為20歲不到的高中生。

呂睿奇露出靦腆的微笑,吳楓不由自主點燃一根煙,王揚沉穩的問起劉小芬這裡的情況。

王揚:“謝謝你們等我們這麼晚,可以給我們具體介紹一下這裡孩子生活情況嗎?”

劉小芬:“嗯!好的!我們學校加上彭校長一共是三名教師,還有一位老師叫包小豔,現在在廚房幫忙做飯,一會兒我帶你們過去吃飯,我們這裡一共有46名學生,其中有9名是孤兒,21名留守兒童,其他的孩子放學就回家,我們這裡的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來看望他們,有些孩子家裡也沒有人照顧也被送到了我們這裡,現在住在後山大院,由彭校長和嫂子兩個人照顧,我們這座學校是在大山的深處,現在有點冷阿,我們教室沒有空調,教室裡放著一個火爐子,傳統的炭盆取暖讓我們孩子們備感溫暖,今年目前算好的,過年之前剛剛修過一次,放在去年,儘管在教室裡點著爐子,門窗還有縫隙,風吹進來還是鑽心冷。。。”

劉小芬絡繹不絕的訴說,說的很自然很流暢很流利,似乎早有準備,簡單的描述仿佛已經背誦了很久,此時的三人再次一臉驚慌,誰都沒有說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