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水能載舟(1 / 2)

聽著薑聰的講解,耿付林神色複雜:“你說的這些,和我師父當年說得一模一樣。”

“是哪位大師?”

趙家祥問了句。

耿付林拜過的師傅很多。

榮益海、王耀祺、魏天成、張鎮軒、崔小寶,都是津菜有名的大師,耿付林都向他們學過廚。

耿付林解釋:“我的啟蒙師傅,榮益海大師。”

“哦,榮大師。”

趙家祥肅然起敬。

榮益海是清末生人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就在津門國民飯店當廚師了,後來又當過很多人的家廚。

1917年,張勳與康有為擁戴溥儀複辟,至12月為皖係軍閥段祺瑞所擊敗,逃到津門做了寓公。

那時,張勳在HX區浦口道購買了一所西式彆墅樓房,整日聽戲,享受美食。

榮益海就被他請到了家裡,當了他的家廚。

後來,中華民國直係軍閥的首領,也是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的“保定王”曹錕,也請了他到家中當家廚。

到了三十年代,榮益海顛沛流離,去到了寧夏,又被馬步芳請到了家裡當家廚。

一直到四十年代,他才返回津門,先後在津門國際飯店、花露春飯店、中原酒樓和利順德大飯店等處擔任廚師長,授徒無數。

耿付林就是他的弟子之一。

因為顛沛流離的生活,榮益海涉獵甚廣,不僅精通淮揚菜、川菜和津派本幫菜,還會做全素宴,承辦過多次國宴。

除了中餐,他還對西餐很有研究,將很多西式菜都改成了中餐的做法,廣受歡迎。

另外,他還有一手神乎其技的雕工,對冷拚擺盤頗有心得。

他的涼拌菜,深受周總理好評,曾多次誇讚他的蘿卜菜。

他甚至還精通日式壽司,各種生魚片,日料,對韓餐也十分了解。

更難得的是,他對麵點也十分精通。

耿付林的廚藝基礎,就是跟榮大師學習時打下來的。

如今耿付林最擅長的冷拚、雕花、麵點,都是繼承了榮大師的手藝。

因此提起榮大師時,耿付林的語氣都頗為唏噓:“他老人家當年教我做料油的時候就說過,君臣佐使,君臣為上,但佐使料卻是核心,毫厘之間定乾坤。”

“沒錯。”

薑聰點頭讚同:“佐使料的用量最少,但多一克,少一克,味道都會有所不同。”

聽著他們的對話,郭麒麟眨了眨眼,沒有插話。

直播間裡,觀眾也都聽愣了。

“怎麼感覺這個薑聰選手,好像比耿大師懂得還多啊?”

“看起來怎麼好像是耿大師在向選手請教呢?”

“完了,本來還想學點做菜的技巧的,結果聊的都聽不懂啊!”

“什麼君臣佐使?就不能講清楚點嗎?”

“廚藝小白就彆硬聽了,這是專業人士間的對話,聊的已經是廚藝原理了,沒有基礎的還真聽不懂。”

“我算知道為什麼有些大師說不怕秘方泄露了,就我這種悟性差的,恐怕手把手的教我,我都學不會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