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葡萄糖酸能用來炸油條?(1 / 2)

“傳統老式餜子,是用明礬和小蘇打和成的礬堿麵團炸的。”

一邊炸著餜子,薑聰一邊隨口解釋:“明礬是一種水解呈酸性的複鹽,小蘇打經過水解以後呈酸性。

這兩個成分溶於水後,就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和絮狀物氫氧化鋁,讓麵團變得很膨鬆。

另外,氫氧化鋁可以吸附水中的雜質,形成絮狀物礬花,讓油條發脆,所以用明礬炸出的傳統油條會格外的酥脆,口感很好。”

聽著薑聰的解釋,白慶樺若有所思:“早些年用明礬炸的油條,的確是又酥又脆,又鹹又香,吃一根想兩根,現在的餜子,真炸不出那種味道了。”

“好吃是好吃,但是不健康。”

薑聰撥動著鍋中的餜子:“明礬在油炸的過程中,會分解出一定量的鋁,殘留在油條裡。

這種鋁很難排出體外,如果在體內過量蓄積,不僅影響大腦和神經細胞健康、引發貧血、骨質疏鬆等,還會嚴重影響兒童體格和智力發育。

所以國家才規定不能再油炸食品裡加明礬的。”

“這是應該的,食品健康絕對不能疏忽,尤其是關於小孩的健康,更馬虎不得。”

白慶樺神色嚴肅了起來,點頭附和。

但頓了下後,他卻尷尬笑了下,小聲嘟囔了句:“不過說句不該說的話,不健康歸不健康,但老式餜子是真好吃啊!”

聽他這麼說,幾個評委也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甚至就連直播間裡,都有不少觀眾忍不住發著彈幕表示讚同。

“確實是不健康,但確實是真好吃,真的隻有吃過的人才懂。”

“看過新聞以後就不敢吃了,但有時候真的會懷念那種味道,為什麼不健康的東西總那麼好吃呢?”

“我家有孩子以後,對飲食健康重視得不得了,所有不健康的東西都不能吃,再好吃也不能吃,這不是開玩笑的。”

“要是能有辦法做出老式餜子的味道,又不會影響健康就好了。”

直播間裡的不少彈幕也都是白慶樺內心的想法。

他看著鍋中逐漸炸成了棗紅色的餜子,咽了口口水,讚歎:“這麼多年來,你炸的餜子是我吃過最接近老式的餜子了,而且還更好吃一些。”

說話間,薑聰已經把炸好的餜子夾起,放在架子上潷油了。

幾個評委上前打量著餜子,嘖嘖稱奇:“這個蓬鬆度,絕對是有蓬鬆劑的,但為什麼沒有酸味呢?”

白慶樺又有些忍不住了,問:“能再嘗一根嗎?小姚也還沒嘗呢?”

見他拿姚窕說話,薑聰搖了搖頭,示意:“那就再嘗一根,不能再多了,不然麵不夠了。”

“就一根,就一根。”

白慶樺連連答應,跟著就把潷好了油的餜子拿了出來。

分了一半給幾個評委,他拿著剩下的一半,分了一半遞給了姚窕。

一旁的白存本剛想伸手,卻看到白慶樺已經把手裡的餜子拿到嘴邊吃起來了。

抬起的手僵在了半空,白存本很是尷尬。

視線落在了剛剛扔在案台上的餜子,他猶豫了片刻,還是伸出手撿了起來,飛快的塞進了口中。

姚窕嘗到了餜子後,才算明白了為什麼幾個評委為什麼會有那樣的懷疑。

薑聰炸的餜子還真就是老式餜子的味道。

新式餜子用的都是無鋁泡打粉,吃起來或多或少都會有點酸味。

可薑聰炸的卻一點酸味都沒有,隻有純粹的麵香。

他是怎麼做到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