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烹飪協會離開後,薑聰就和姚窕一起回到了薑舍飯莊。
飯莊依然保持著薑聰記憶中的樣子,就連桌椅板凳也都一直是沿用至今的老款式。
薑聰抵達的時候剛好是中午飯點,門口排著隊。
但排隊的並沒有多少喜歡追逐網紅熱點的年輕人,都是中老年人,而且互相基本上都認識。
薑舍飯莊雖然開業還沒有二十年,但憑借著地道的京魯口味,已經成了周圍居民們心目中的寶藏老店了。
從開業至今,飯莊裡的生意就沒有差過。
四年前姚窕拿下全國烹飪大賽的亞軍,雖然對店裡的生意有加成,不過經常來店裡的,還是周圍的老街坊居多。
這些老街坊大都認識薑聰,看到薑聰回來,紛紛熱情的打著招呼,關切的詢問著他的近況。
薑聰從小在店裡長大,也是他們看著長起來的。
和老街坊們打了圈招呼,敘了敘舊,薑聰才進了飯莊。
飯莊裡的前廳服務員換了一波,除了領班趙姐薑聰還認識,其他的已經都不認識了。
倒是後廚裡的人,薑聰都還熟悉。
頭灶是爺爺生前收的最後一個徒弟,但不算是關門弟子,隻是來得晚,隻跟爺爺學了五年廚。
不過他是帶藝投師,雖然是野路子,但也有一些基礎,學到了爺爺的幾分真傳。
但他的天賦有限,遠不如姚窕靈慧,一直到爺爺過世,也都還沒出師。
因此在爺爺過世後,他並沒有選擇離開,而是繼續留在店裡上灶,一邊跟著姚窕繼續學廚。
姚窕雖然教他,但論輩分,是叫他師弟,薑聰也叫他一聲路師兄。
至於剩下的幾個灶眼上,掌勺的就都是姚窕的徒弟了。
雖然算是姚窕的徒弟,但他們最開始來薑舍,其實都是跟爺爺學廚的。
隻是他們的基礎太差,平時都是姚窕教他們,他們也沒正式拜師。
但他們還沒來得及拜師,爺爺就過世了,於是就拜了姚窕為師,繼續跟著姚窕學廚。
薑聰離開前,也和他們認識幾年了,關係都很好。
隻是剛好在飯點,是後廚最忙的時候,薑聰隻是進去打了圈招呼就出來了。
姚窕帶著他內外看了一圈,去庫房清點了爺爺存的陳皮、黃酒、茶油、老蜂蜜。
隨後,她還要讓薑聰檢查這幾年的賬本,但卻被薑聰攔住了。
這幾年裡,要不是她在店裡支撐,薑舍估計已經黃了。
如果不是完全信任她,薑聰也不會這麼一走就是四年,甩手掌櫃當得這麼徹底了。
薑聰不願意檢查賬本,代表著他的信任,姚窕雖然嘴上沒說,但心裡還是挺開心的。
隻是她並沒有鬆口,依然表示店裡的資源絕對不會支持薑聰參加比賽。
不過薑聰也從來沒有打算用店裡的資源。
這幾年裡,他也有自己的資源積累。
在店裡待到晚上,和忙碌完的師兄和員工們吃了頓飯後,薑聰就回了家。
第二天,組委會的短信就發到了薑聰的手機上,提醒薑聰去郵箱查收參賽資格和競賽相關資料。
郵件中給出了薑聰的參賽選手號碼,是1526號。
這個編號是按照報名時間和報名人數來編排的,顯然薑聰是第1526個報名的參賽選手了。
隻是津門市的個人參賽選手,就有一千多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