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金靈兒姐妹醒了之後,楊軍就帶著她們前往磚窯場,首先,他提前帶著挽馬,拉著雪橇去收集粘土,然後回來進行配比。
做好成品後,就可以把這些泥坯倒進一個大木漏鬥。
它的下麵就是一個手動轉輪,隻要搖一搖,一圈下來,就可以壓製一個磚坯。
這是楊軍之前用自己的機械設計能力製造而成,非常實用,可以說,隻要原料供應得上,一個人,一個小時起碼能出500塊磚坯。
目前隻有這一個,以前都是他自己在用,現在兩姐妹在,那就再做一個,為了她們更省力,更效率,把設備再改進一下。
最後,兩人每個小時可以出磚坯1000塊,這還是輕鬆達到的,如果加快速度,可以達到1500。
當然,她們隻負責製作磚坯,像采集原料,配比,搬運等等,都是楊軍來完成的。
這樣下來,他就可以解放大部分繁瑣且浪費時間的工作。
節約出的時間,就可以做一些有技術含量的事情。
比如,製作瓷器,瓷磚,等等。
目前最最重要的,就是專用溫泉池的建造裝修。
楊軍已經有了設計裝修方案,但是,其中主要的材料就是瓷磚,用來鋪設80平米的溫泉池底部,牆壁,還有,房間的所有空間,頂部也要吊頂。
這很費功夫,更費材料,按照他的計算,起碼600平米的瓷磚才夠。
而為了增加顏值和耐用性,楊軍采用了10多種的製作工藝。
比如,琺琅彩工藝,骨瓷工藝,青花瓷工藝,鈞瓷工藝,等等。
把這些東西的配料都準備好,就是開始工作了,26頭大牲口同時出動,帶著大木箱,去挖取瓷土。
這一趟下來,足有8000斤,拉兩趟就差不多足夠了,再花費一天時間收集上釉的材料,繪畫的彩色。
接下來的五天時間,就是楊軍大規模燒製瓷器的時候,好在當時把木料乾燥窯改造成了兩用型,現在停了木材乾燥,專門燒製瓷器。
說實話,數千塊的瓷板,瓷器等等,是比較花費時間的,畢竟,品種太多,工藝也複雜,上釉上色也都有不同,雖然大部分都是白色,淺色,但是不同之處也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