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冷熱膨脹采石法(2 / 2)

在都江堰修建之初,由於坐落於成都平原西北麵的玉裡山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想要把岷江水改道流入成都平原,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這裡開鑿出一道口子。

但當時處在戰國時期,還沒有發明炸藥,也沒有先進的工具,想要把山體鑿開,隻有采用鐵錘和鋼釺。但如果采用這樣的辦法,至少需要30年的時間,而工程進度迫在眉睫。

李斌集思廣益,想出了一個奇妙的辦法。他帶領民眾在玉裡山的虎頭岩架起大量木材,點火燃燒,再用冰冷的江水潑向滾燙的岩壁,經過熱脹冷縮,岩石崩裂疏鬆之後,民工揮錘鑿打,這樣就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

曆時八年,終於在山體鑿開一條寬20米、長40米的進水口,因形狀像瓶口,所以被命名為寶瓶口。而被鑿開的山丘形似一個大石堆,便被後人稱為泥堆。

楊軍手裡沒有鋼芊,隻有鐵錘,所以,進度會更慢。

把一個小鍋爐放在地上,帶著黑熊到周圍收集木柴,這很容易,不到半個小時,就帶回來一大堆,他沒有胡亂點火,有著灌頂技能,清楚的知道,這可是有技巧的,在哪點火,怎麼點,都是講究,否則,裂開的石頭會跟自己的想法完全不同。

把這些木柴細細分類,粗的,細的,長的,短的,一堆一堆整齊排列。

然後,就開始擺造型,按照記憶裡的經驗,把火堆建成了一個非常奇葩的造型,滿意的點點頭,打開小鍋爐,拿出裡麵的木炭,點火。

同時,楊軍還開始燒水,周圍全是雪,他也沒帶水桶,就用地上的積雪吧。

剩下的兩個小鍋爐開始輪流化雪,等一會需要用。

看著火堆逐漸燃燒,山壁被迅速熏黑,能看到,周圍的空氣都在扭曲。

等了片刻,感覺差不多了,火堆也逐漸不支,楊軍知道該行動了。

立馬端起一個鐵鍋,裡麵的水已經放涼,隻是還沒有結冰而已。

澆水也是有規則的,不能亂來,還好,有著灌頂技能,否則,就算知道原理,他也要走不少冤枉路。

撲哧,一陣水汽升起。

啪嗒,裂縫,楊軍流出喜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