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尾一向偏靜,這會兒熱鬨非凡,跟著報喜官差一同到來的村民紛紛道喜。
李青鶴和葉柔也趕回來了,葉柔抱著李延寧又是一陣痛哭。兒子這些年的努力她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此刻又欣喜又驕傲。
李青鶴接過官差手中的捷報和請帖,又是一陣道謝,給了官差一些碎銀子,官差立即眉開眼笑,道賀的話一籮筐地說。
葉明也向道賀的村民撒了些喜錢。
李延寧考中童生且還是案首的消息不僅千山村在討論,整個鎮子乃至秀越縣的人都議論紛紛。茶館裡一些人還在談論。
“真沒想到,李延寧十三歲就考中童生!”
“十三歲,該是年紀最小的童生了吧。”
“人家還是案首!案首知道是什麼嗎?是縣試第一名!十三歲的童生或許有,十三歲的案首,我敢說整個秀越縣就此一個!”
“哇!”人群一陣驚呼。
景和鎮胡家豆腐鋪門前更是熱鬨,李青梅笑得合不攏嘴,兒子和侄兒都中了,侄兒還是第一名!她現在睡覺做夢都能笑醒。
千霧山下的李家眾人經過消化後,倒沒那麼失態了。李青鶴準備將捷報裱起來掛在廳堂,讓人一進來就能看到。
不一會兒,村長和裡長也來道賀。村長也高興,這是他們村的第一個案首!
村長提議要辦筵席,李青鶴借此提出辦筵席前要祭祖,但是他們重開族譜,便希望將他娘的墳遷出李姓祖墳。以後李延寧要是還能高中才有祖可祭。
村長也知道村裡李家這幾年不讓兄弟倆給娘親遷墳和祭拜。原本村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現在李延寧十三歲中縣試案首,這在整個秀越縣都是第一人,那中秀才、中舉人甚至更高的也不是沒可能。
“是,十三歲中縣試案首是該告慰先祖,我這就跟李族長商量一下,選個吉日遷墳。”
“多謝村長。”
幾家歡喜幾家愁。此時李大慶沉坐在一邊默不作聲。
張氏生氣地說著酸話“案首有什麼了不得的,咱們家青榆還是秀才呢,明年就要下場考舉人了,這一考中我就是舉人娘了!那個瘦猴子現在運氣好,長大了可不一定。
”
“住嘴!都是你這個婆娘教唆我們分了家,最後還分了族譜,不然現在我們家就有一個童生一個秀才!”
“你現在怨我了,當初怎麼不反對,我做什麼不是你默許的?我還不是為了你們老李家!”
兩人吵了一架,不歡而散。
李族長家也悶悶不樂。尤其村長來談遷墳的事,更讓他鬱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