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重開族譜(2 / 2)

李族長心裡暗喜,表麵卻道“不孝子孫,其他族老有何意見。”

李青榆急道“二哥,爹還在世,你這麼做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嗎?”

“彆亂叫,我不是你二哥。”李青鶴看向李大慶“你養了我十年,我為你乾了十四年的農活,供你兒子讀了十幾年的書。你給我一處容身之所,我還你一間青磚瓦房。你為我娶妻成家,我連聘金都還回來給你小兒子娶親。

“我乾活累到生病發燒,你讓我自己熬過去,你腿摔斷,冰天雪地我兄弟倆輪流背你去鎮上醫館換藥。而我兒子命懸一線,你連三兩銀子都拿的不情不願。

“李大慶,養育之恩已還,我不欠你。從此以後,我隻按分家條例裡寫明的,每年一石半糧食供養,你若生病,看病錢財出四分之一,農忙時節隻幫你乾名下的兩畝田,逢年過節一壇酒一條肉,每年一批布,如此到你百年,以全你生我之恩。”

李家族老中,對李青鶴兄弟頗有照顧的李二族老歎了口氣道“既如此,便如青鶴所說。”

李武波“爺爺!您……”

李二族老是李武波的親爺爺,身體一直不太好,除了大事平常很少出來議事,他已經年過古稀,看得清楚,青鶴留在李姓宗族裡,隻會被族人按頭要求繼續供李青榆讀書。

李青榆能考取功名,對整個李姓宗族有益,可大家日子都過得緊,都不願出錢幫助。既想得利又不出力,隻能逼著鬆鶴兄弟去供。可誰又願意這樣當牛做馬下去?

其他族老沒有意見,也有族老揚言有你後悔的,以後彆哭著喊著要重回族譜就行。

一旁沉默不語的李青鬆突然站出來道“既如此,我李青鬆也一並遷出,我有一個要求,既然我兄弟二人另開族譜,我們要請出我娘的牌位,拿回去自己供奉。”

“哥!”

“彆說了,我們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就算當孤魂野鬼,哥也陪著你!”

李青鶴眼眶泛紅。

“寧弟彆怕,我也會站在你這邊的。”李延峰跟親爹有樣學樣,也是個妥妥的弟控。

前世李延寧沒有兄弟姐妹,這一世他體會到了有兄弟的感覺,真的很幸福。

事已至此,李族長拿出族譜,在村長的見證下,劃去李青鬆、李青鶴、李延峰和李延寧的名字。

李青鶴也早有準備,拿出一本發黃的書籍,這書籍是李青鶴和葉柔昨晚連夜用李延寧的練字紙裁製而成。

村長在第一頁寫下景和鎮千山村千霧山下李姓族譜。

正要寫第二頁時,李青鶴道“村長,可否先寫我娘的姓名?我娘叫姚鳳花。”

村長點點頭,雖然從未有女子當族譜的開篇,但這是他們娘親,也不算壞規矩。

第二頁又寫了李青鬆和李青鶴的名字,兩人要求將自己的妻子和姐姐李青梅的名字寫上。

村長猶豫,沒有在族譜上寫媳婦全名,更沒有寫已出嫁女兒名字的規矩,但兄弟倆堅持。村長歎氣著想,他們都有勇氣另開族譜,這要求又算得了什麼?隻能將李青梅、楊芳華、葉柔的名字也寫下了。

最後又寫上了李延峰、李延寧的名字。李延寧要求將李延蘭也寫上,李青鬆非常讚同。

於是一本在古人看來離經叛道的族譜便就此誕生。

誰也沒想到這本紙質粗糙發黃,人員單薄的族譜最後能改換門楣,不僅擠進士族階層,還成為底蘊深厚,令許多大姓宗族都望塵莫及的華朝第一家族。

族譜寫完,李族長帶族人禱告先祖,把姚氏的牌位請下來,李青鬆恭敬地接過來捧在胸前,與拿著新族譜的李青鶴還有村長一同離開李姓祠堂。

幾人剛走出祠堂,村長對兩人道“我回去後會將此事寫進村誌,開宗立族是件大事,我也會書信一封報告裡長,將你們的戶籍信息更改一番,以後兩個李姓如有罪過,互不牽連。”

李青鶴“多謝村長。”

李青鬆“還是村長考慮周到。”

“以後你們更要小心謹慎些,沒有族人撐腰,萬事難免

艱難些,有要事可以找我商量。”村長交代完立馬回去寫信。

拿著族譜,捧著娘親牌位走出李姓祠堂時,葉柔和楊芳華以及葉家三人都等在外麵。古代女人沒資格進祠堂,她們隻能守在外麵。

一些大娘和嬸子看他們這麼快出來,上來詢問,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老李家的兩兄弟居然遷出族譜,另外開宗立族!

這件事成為千山村乃至整個景和鎮的人很長時間內茶餘飯後的談資。連香酥餅的生意都更好了,因為很多人借著買餅打探八卦。

李家人依舊平靜地生活。剛入十二月,柳芸懷孕了,大家高興極了。尤其是葉明,要當爹了,整個人傻樂了好幾天。家裡這樣的喜氣一直持續到過年。

除夕夜,三個大男人難得喝酒,還喝的醉醺醺,說著醉話,暢談未來。

李延寧也暗下決心,一定要拚儘全力在科考之路上走得更高更遠些。以前隻是為了自己不想當泥腿子,累死累活還過的朝不保夕,現在他想肩負起興旺家族的責任,不枉費爹和大伯的苦心。

日子如白駒過隙,十個月很快過去,李延寧七歲時,舅媽柳芸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小名軒軒,大名葉弘軒。

小表弟成為所有人的掌上寶。李延寧和李延峰每天一回來先奔去葉家看小表弟。已經學會縫製衣服的李延蘭更是做了不少衣服給軒軒。

李延寧學習更刻苦了,為了鍛煉自己的體魄,他每天和李延峰慢跑去學堂,長此以往,身體漸漸結實,可就是不怎麼長個子。

學了兩年,李延寧提前進入魏夫子的親傳班,成為班上年紀最小的孩子,和表哥胡鵬程一起學習。隔年李延峰也入班了。

魏夫子注重學生的品行教育,無論做哪一行,皆要立德修身,誠信為本。李延寧的同窗頑皮有之,資質一般有之,卻沒有品德敗壞之人,這讓李延寧很是欣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