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隻稱“無緣”(2 / 2)

劉淑妃笑嗔道:“我又沒說謊話!”

她又道:“善華究竟隻在姊妹裡行二,還是先選好大公主的駙馬吧,省得外麵又議論陛下偏心,說陛下心裡隻有和我的孩子了。”

皇帝冷笑:“朕未曾管過諸臣的家事,諸臣議論朕的後宮子女竟逐年放肆了!”

劉淑妃忙笑道:“誰叫陛下的後宮既是家事,也是國事。眾位大臣並非置喙陛下的後宮,隻是為國著想。”

皇帝歎道:“他們口口聲聲議論你,你倒還為他們說話!”

他起身道:“真心為國著想,便沒想過‘主少國疑’?先皇後之子才五歲,如何能立國本?”

劉淑妃便也起身,從背後抱住皇帝,笑道:“自是他們與妾身的心一樣:陛下正當年富力強之時,何有‘主少’之憂呢?”

皇帝握住她的手,歎道:“我總是屬意咱們的孩子。”

劉淑妃依偎著皇帝堅實的脊背:“他們都還年輕……還要陛下多加教導……”

兩人相擁歸座,皇帝又說起崔玨:“朕的確看他是可造之材,但他這親事選得著實不算高明。”

劉淑妃知曉皇帝的喜惡,卻笑道:“曆來都無用子便要用父的道理,何況隻是翁婿。我聽得安國公夫人曾在崔尚書夫人病中多有照拂,想來崔家結這門親,也有他們兄弟為報當日之恩的緣故。這般知恩圖報的好孩子,便有一二不妥,請陛下耐心指教,想來必能改正回來。”

皇帝便笑道:“看看你!他沒做成你女婿,你都護起來了!”

劉淑妃笑說:“妾身也是替陛下可惜人才呀。”

皇帝還有國事,又與淑妃笑談幾句,便起身來至案前。

淑妃伴在皇帝身邊磨墨,偶爾有一兩本奏折遞到她麵前同看。空閒下來,她在心內勾畫朝堂景象,細想還有誰能為她與皇兒的助力?似崔玨,人雖年輕位卑,背後親友故交之勢凝結卻不容小覷,且前途可期。

隻是,她有什麼好處恩典,能直接到崔玨麵前呢?

……

從紫微殿出宮,回翰林院的路上,崔玨被人滿麵急色地攔下。

雖去安國公府的次數不多,但看了兩眼,他便認出這幾個應是徐老夫人的人。

思及徐老夫人一貫的重嫡輕庶,以及十一日前,崔家重去安國公府下定時,徐老夫人竟沒露麵,他心內已有分較。

但恐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