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麵說話,陳水秀在灶屋裡也聽見了。
她垂下了眼簾,江玉梅壓低了嗓門說:“秀兒,爹那是氣話,可彆當真啊!”
“嗯。”陳水秀抿著嘴,裝著不在意的樣子。
可長青有多渾?她是曉得的。結婚三天就跑了,再也沒回過家。村裡人指指點點的,如果不是有了葉子,隻怕頭都抬不起來。
“秀兒,盛飯!”江玉梅趕緊打岔。
“好,俺去端碗。”
江玉梅掀開木鍋蓋,一大鍋玉米麵糊糊,黃澄澄的,冒著熱氣兒。陳水秀捧著一摞瓦碗,一溜排開擺在鍋台上。
江玉梅掄著木勺,挨個盛了大半碗。陳水秀端著,一碗一碗擺在矮桌上。隨後,把炒好的一大盤青菜、一碟鹹蘿卜條兒,一摞高粱麵餅子端出來,擱在桌子中間。
“爹,吃飯了!”
“好咧!”
章懷良搬著板凳進了灶屋,其他人也跟著進來。章小葉一見,也搬著小板凳趔趔趄趄地朝這邊走。
“葉子,娘來搬!”
陳水秀接過板凳,扯著葉子的小手進了灶屋。
“葉子,你跟繼文坐在這邊。”
章小葉跟繼文挨著,小手放在膝蓋上,規規矩矩的。江玉梅掀開小鍋,盛了兩碗小米粥,擱了兩把小木勺子,擺在倆人麵前。
人都齊了,章懷良拿起筷子,說:“呃,趁熱吃吧!”
說著,抓起一個高粱麵餅子,就著鹹菜,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其他人也“呼嚕呼嚕”地喝著玉米麵糊糊,夾著菜,咬著黑餅子。
“葉子,娘來喂你。”
陳水秀端著碗,章小葉搖搖頭。
她拿著小勺子,舀著小米粥送到嘴邊,一口一口,熱乎乎的。她想讓娘吃一點,可一家人坐在一起,娘一定不肯吃。
要說,大娘是個好心腸,給她和建文開小灶。殊不知這是爺爺定的規矩,說小娃娃長身體要吃點好的,可家裡人口多,就先僅著她和建文吃。
小米粥香噴噴的,長河朝這邊瞄了瞄,又埋下頭“呼嚕”著。繼霞也咽了咽口水,朝鍋台瞟了一眼。
一家人埋頭吃著,顧不上說話。
看到公爹吃完了,江玉梅站起身來盛飯。
“爹,今兒小米粥熬得多,還剩下一碗,給您添上吧?”
“繼文他娘,不用了,給幾個娃娃分分吧!”
“爹,您乾活消耗大……”
“繼文他娘,就按俺說的辦!”
章懷良不由分說,江玉梅就把剩下的小米粥盛出來,分了分。
“長河,這是你的。”
“繼霞,這是你的。”
“這鍋底子就給繼宗了……”
娃娃們都喝上了小米粥,把碗刮得乾乾淨淨的,還用高粱麵餅子擦了擦。章小葉吃得慢,拖到了最後麵。人家都走了,就她還吃著。
陳水秀守在一邊,說:“葉子,娘來喂你!”
“良(娘)吃!”
章小葉舀了一勺,送到陳水秀的嘴邊。
“葉子,娘吃飽了。”
“良(娘)……”
章小葉專門留給娘的,哪肯放棄?陳水秀隻好接過勺子,吃了一口。
“良(娘)”
章小葉又舀了一勺,還把碗送到陳水秀的手裡。陳水秀明白葉子讓她吃,她眼圈一紅,這麼小的娃娃就知道讓人了?
娘倆兒分著喝完了小米粥,章小葉的肚子鼓了起來。
她看著娘用餅子把碗擦乾淨,一點也不浪費。心說,家裡的糧食再多一點就好了,那樣每個人都能喝一碗小米粥了。可趕上戰亂,能吃上飯就不錯了,哪有那麼多講究啊?
*
洗洗刷刷,收拾好了灶屋。
陳水秀扯著葉子回了西廂房。她拿著布撣子,給葉子撣了撣土,這才抱到床邊,脫下小鞋子。
“葉子,睡覺!”
章小葉撅著小屁股爬到床裡麵,乖乖躺下。陳水秀脫鞋上床,拿出了針線活兒。那是一件花棉襖,紅底小點點,一看就是給葉子做的。
陳水秀套上頂針,縫著棉襖。
章小葉看著娘飛針走線,那手可真巧啊!要說,像娘這樣模樣兒俊俏,心靈手巧,是個求都求不來的好姑娘,爹咋就這麼渾呢?
想著想著,章小葉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陳水秀見葉子睡著了,就把小被子搭在葉子的肚子上。章小葉感覺到了,心裡暖暖的。
一覺醒來,屋裡的光線暗了好些。
章小葉盯著花帳子,掐了掐手心,確定自己還是小葉子。她翻身爬起來,聽到院裡有人說話,就攀著床沿出溜下來,湊到門口瞅瞅。
原來是英子姑娘來了,正在做動員呢。
“嫂子,咱們這一回“支前”工作做得不錯,區裡都表揚了!”
“是嘛?”
江玉梅嗬嗬笑著。她跟水秀緊趕慢趕做了三十雙鞋墊,也算是出了一份力。
“嫂子,咱這工作不能停,馬上就到冬天了,那鞋子、襪子都得備著,手套也不能少……”
“行,那就算俺一份兒!”
江玉梅的思想不算落後,滿口答應下來。陳水秀就更不用說了,她是軍屬,不能給長青臉上抹黑。
“好,那俺就登記上了,明兒去村公所領布頭,區裡統一發的……”
英子姑娘掏出小本子,歪歪扭扭地記了一筆。章小葉瞅著,這是戰前準備?一場大戰就要打響了,好在這邊是鄉村,不會波及到吧?
送走了英子,陳水秀進了機房。
這裡擺著一台手搖紡紗機和織布機,一家人的穿著全靠這個。她踩著踏板上了機子,手腳並用,“嘩啦嘩啦”地織起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