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0章 九座鎮河碑(2 / 2)

劍道第一仙 蕭瑾瑜 6920 字 2個月前

他樂嗬嗬道:“為了那小子,你這小嘴抹了蜜似的,挺仗義啊。”

蒲鉉連忙擺手,謙虛道:“前輩抬愛,晚輩可受之不起。”

他注意到,蘇奕已經再次感應石碑的奧秘,明顯要一直跟那天狩敕令耗下去。

蕭之軒笑罵了一句“皮裡陽秋,陰陽怪氣!再這樣,可就有苦頭吃了。”

他忽地抬手。

蒲鉉背負的一口道劍忽地掠起,落入蕭之軒手中。

蒲鉉心中一沉,嘴上笑道:“此劍在我手中,無非一塊鏽跡斑駁的頑鐵,不堪入目,如今卻何其有幸,竟能入了前輩法眼,若前輩喜歡,儘管拿去!”

言辭間,有若有若無的諷刺之意。

意思是說,你這樣一位存在,竟惦念我手中的佩劍,不害臊?

蕭之軒故作不知,拔劍出鞘。

略一打量,他似恍然般,道:“果然如此,你是礪心劍齋江無塵的徒子徒孫?”

蒲鉉頓時沉默。

“話可以作假,劍可做不得假。”

蕭之軒指尖輕輕一抹那鏽跡斑駁的道劍,“此劍的祭煉之法,名‘心煉’,由江無塵獨創,在整個永恒天域獨一份,乃是礪心劍齋的不傳之秘。”

蒲鉉道:“前輩認得江無塵?”

蕭之軒收劍入鞘,抬手拋給了蒲鉉,“他啊……一個時運不濟的絕世劍修,生不逢時,錯過了末法終結一戰的帝座之爭,否則,以他的劍道造詣,拿下一個帝座也和探囊取物並沒有區彆。”

說著,他眼神恍惚,似在追憶往事,就此沉默。

蒲鉉看著手中道劍,則想起身為詭靈時,那位傳授自己道業三年之久的師尊。

當時,師尊一襲寬袖儒袍,背負長劍,溫潤如玉,風采卓然。

而這把名為“鏽真”的道劍,就是師尊所贈。

道劍上的鏽跡,斑斑點點如血淚暈染、似紅梅初綻,實則是一門祭煉之法煉製出的烙印。

而鏽真二字,諧音“修真”,贈劍之時,師尊曾叮囑,讓身為詭靈的他,參禪也好、煉劍也罷,在大道之上,獨修真我便可!

“就是不知道蘇前輩,和師尊又有著怎樣非同一般的關係,竟能讓師尊所留那一幅墨寶主動投懷。”

蒲鉉望著立在石碑前的蘇奕,也不禁陷入沉思。

接下來的時間裡,蘇奕一次又一次失敗,神識都被毀掉不知多少。

神魂都隨之負傷累累。

可蘇奕眼神卻愈發明亮起來。

在那座由天狩敕令所化的牢獄中,他的神識一次次被殺,經受了一次次堪比“死亡”的過程,其中之大恐怖,換做其他道心不堅之輩,早已徹底崩潰。

可蘇奕卻渾不受影響。

反倒是在這個過程中,隨著他一次次嘗試,已漸漸參悟到一些和天狩敕令有關的妙????????????????諦!

誠如蕭之軒所言,天狩敕令主禁錮、掌殺伐,本身實則是一種天道規則的顯化!

這一道敕令一出,隔絕天地,自成牢獄,被困其中的修道者,就像被天地遺棄,失去和外界周虛大道之間的感應,一身道行都將遭受鎮壓和禁錮,淪為和凡人般的囚徒,予取予奪。

在修行路上,有著許多類似的神通法訣,比如囚禁術、縛身術、改天換地神通等等。

但,天狩敕令可怕就可怕在,它是天道規則的顯化,代表著命運長河上的一種凜凜天威!

蘇奕如今已斷定,在之前所看到的異象中,那鎮壓在命運長河上遊極遙遠處的九座石碑,代表著的就是九種天道規則。

石碑上的敕令,便是天道規則的顯化,也就是永恒天域人所皆知的“天道九敕”!

按大劍君木青的說法,“天道九敕”乃是天道規則顯化,從洪荒時代至今的歲月中,隻有天帝存在才能參悟其中奧秘。

但,真正能完整掌控這九道“敕令”奧秘的,則極其之少,少到隻存在於傳聞中!

“再試下去,你的神魂注定將徹底崩壞瓦解。”

冷不丁地,蕭之軒開口,“歸根到底,這等敕令根本不是你一個逍遙境劍修可參悟。”

在他身邊,已堆滿了空蕩蕩的酒壺。

說著,他晃了晃手中最後一壺酒,自嘲似的說道,“當然,我也做不到,就是天帝也很難真正掌控一道完整的敕令。”

蘇奕道:“從古至今,是否有人做到過?”

蕭之軒不假思索道:“有!洪荒時代、末法時代、乃至於當今開元時代,都有人做到,但……屈指可數!並且皆是天帝!”

頓了頓,他說道:“這一道敕令的力量已瀕臨枯竭,你不妨在此等一等,興許那一把凶劍一發威,就破了這一道天狩敕令的壓製,自己就能飛出來。”

蘇奕道:“相比那被鎮壓的大悲劍,我對這天狩敕令更感興趣。”

說著,他再次動手。

隻不過這一次,他動用了一丟丟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