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荊》全本免費閱讀
萬言書隻是個泛稱,並不一定要求奏章字數超過一萬,未來甚至可以泛稱長篇的書麵意見。而既然是意見,那必然飽含了個人的想法和建議;在場的蘇軾已經上過,蘇轍已經寫好,而新荊目前還沒有。
他上一世已經寫過《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而這一世,他入職就是神宗朝,當前的任務是配合舊荊的變法工作,自然不需要對皇帝本人提書麵建議;甚至由於他與皇帝的關係較同級官員更密切,在蘇軾眼裡,蘇轍沒有自己從中斡旋的話,怕是早已經被貶黜出了京城。
但蘇軾並不覺得蘇轍在批評了青苗法之後再上萬言書是什麼壞事。他為了保住蘇轍在京工作的機會已經費了不少力氣,但蘇轍能始終保持獨立思考的狀態,著實令人欣慰。
不隨波逐流,便是一種君子之道。當今朝堂趨炎附勢之徒何其多也,父親已經去世,他們兄弟二人更需要相互支持。因此,自己作為兄長,偶爾做些微小的讓步也是可以的。
蘇軾支開蘇轍,讓他到院中安排桌椅,從袖中取出一個葫蘆,交給新荊。新荊拿到手,晃了晃,感覺其中若乾小球,在裡麵晃蕩。
新荊不由得皺眉:“你該不會是把新寫的文章都拆分成這一個個的,塞進蠟丸,又一個個封在這葫蘆裡?”
言下之意,真是閒得讓人發指。
“非也。”蘇軾卻笑道,“這葫蘆裡的是媚珠。相傳狐狸口中有媚珠,誰能得到它,誰就能得到天下人的愛憐。曾經有一位獵人名叫劉眾愛,擅長用獵網捕捉野獸,有一天看到一個影子在網中窺伺,站起身後卻是個世間少見的美人;美人正要拿走網中的誘餌,被劉獵戶驚嚇,鑽入網中,打也打不死,砍也砍不傷,浸也浸不殺,最後變作一狐。人們用繩子捆綁狐狸的四肢,養了幾天,等狐狸恢複了一些,就在它麵前烤豬肉。烤肉噴香,狐狸眼睜睜看著卻吃不到,忍不住流下口水,有一顆珠子也隨之流出,圓溜而光潔,就是所謂的媚珠了。”
新荊:“……你剛才安排蘇轍去院中乾什麼?”
蘇軾:“安排桌椅。我從甜水巷買來了胡人的香料,貴得嚇人,聽說用在烤肉上是一絕,今天怎麼說也得試試。”
新荊冷著臉道:“我這就走。”
蘇軾連連挽留:“我可沒說隻讓你看不讓你吃。你看你這來都來了……”
“不用客氣。”新荊對蘇軾這種不分場合開玩笑的脾氣極其惱火,怒道,“你們為何不自己享用,免得我插在你兄弟二人中間分這一杯羹!”
“阿同已經獻了萬言書。”蘇軾忽然又道,“但我也遵守諾言,將你那書的第一卷改寫出來。開封府和國信所在調查賀同天節遼使遇刺事件,而皇城司介入了針對新科進士蔡京的暗殺。要我說,你這會兒就不該離開蔡京,免得遇上其他事。”
“遼人不值得為了他這麼大動乾戈。”新荊搖頭道,“蔡京隻是跟遼人在酒樓偶遇,如果這也要殺,那麼汴京城的數百人都將難逃一死。”
“如果目標不是他,而是你呢?”蘇軾道,“我今日跟皇城司的人多聊了幾句,其中一人還在那感慨,說去年年底五丈河上就有賊人襲擊了你,他們花了大半個晚上,從河裡撈起了幾具屍體,還有一個……”
蘇軾用手比了一個細長的形狀,笑道:“竹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