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五條新政(1 / 2)

《大周帝國:開局誅殺趙匡胤》全本免費閱讀

第12章五條新政

柴宗訓當即和符太後商議了半天,明日上朝後應當施政的舉措,直討論到夜深,這才完全確定下來。

顯德六年十二月一日,已徹底掌控汴京和皇宮中局麵後,辰時一過,柴宗訓陪同符太後一同前往皇宮外朝的垂拱殿上朝。

大周的京城為汴梁,稱為汴京。

皇宮為曆代所經營,已逾五十年。占地頗大,有50餘萬平方米,雕梁畫棟,宮殿巍峨,建的輝煌無比。

皇宮布局分為後苑、內廷、外朝三大部分。

柴宗訓此時,皇宮中的下人,計有太監二千餘名,宮女三千餘名,工匠一千人,禁軍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2支軍隊,共約十二萬餘人。

二人在太監、宮女和禁軍簇擁下,步入殿中時,上百名朝廷大臣已等候在殿中,分成了左右文武兩班而立,依得是唐朝及五代以來的慣例。

見禮後,7歲的皇帝柴宗訓坐於金鑾寶座上,符太後則垂簾坐於柴宗訓身後聽政。

韓通得柴宗訓諭示,他身體強壯,今日早朝亦負傷上朝。

大內總管李福首先宣讀了朝廷誅殺趙匡胤一黨的聖旨,言稱趙匡胤深夜攜利器進宮,欲行刺皇帝柴宗訓,共列了趙匡胤六大罪狀:

第一條:謀刺皇帝,欲行不軌。

第二條:結黨營私,操弄“義社十兄弟”。

第三條:收買禁軍中人心,其心可誅。

第四條:勾結朝中大臣,與副相王溥結為一黨,內外相應,罪大惡極。

第五條:在京城中傳播謠言,令人心浮動。

第六條:攻擊先帝積蓄民力、發展經濟的國策,籠絡佛教徒以為其用。

殿中眾大臣一聽,皆大為震懼。

七歲的皇帝柴宗訓在不動聲色間,於行武殿誅殺手握重兵的大將趙匡胤,行事深謀遠慮而又雷厲風行,一擊即中,的是厲害。

範質等大臣皆以為是太後的手段,想不到前幾月不顯山露水,在朝廷上發言不多的符太後,原來是老謀深算的厲害角色,大有其夫周世宗英明神武之風。

怪不得被周世宗臨終前遺命符太後臨朝垂簾聽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