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笑長歌》全本免費閱讀
第44章抉擇
其實李安不知道,他之所以被人爭搶著收為學生,確實和詩有關,也可以說和詩無關。
古人喜歡詩詞,是因為詩詞能夠抒發文人的情感和誌向。
除此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詩詞能夠展現文人的才華和學問。
詩詞雖然簡短,卻很考驗對文字的運用。
而正是因為簡短,比文章更具備傳播性。
考科舉,說到底學識是一方麵,文字表達能力,也尤為重要。
文章詩詞好不好,很考驗一個人的文學功底。
雖說詩詞寫的好的,不一定文章寫的就很好。
但是反過來,文章寫的好的詩詞一定寫的很好。
李安即便是能把四書五經那些倒背如流,也不會被人搶著收他做學生,但是他小小年紀能寫出這麼好的詩,自然有很多人爭搶。
李安並不明白這些,他見兩人爭著要收他做學生,眼睛餘光撇了盛紘一眼。
然而盛紘根本沒有反應,隻是麵帶微笑的看著爭吵的兩人。
盛紘對於李安能夠做出這樣的詩句,雖然驚訝,卻並沒有動收徒的心思。
有句話叫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李安蒙學尚短,即便現在表現的驚豔一點,以後的情況也很難說。
李安見盛紘沒有說話,有些失望,拱手道:“多謝周錄事厚愛,之前劉學政說要收我做學生,我已經答應劉學政回去詢問父母了。”
周錄事並不是他的名字,錄事是他的官職,全稱是錄事參軍。
聽官職名字好像是個武官,實際上和武官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文官。
錄事參軍乃是通判手下曹官之長,正七品的官員。
“嗬嗬,本官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回事,那就要恭喜劉學政喜得佳徒了。”周學政笑道。
他想收李安做學生,不過是覺得李安是可造之材,就當是提提前投資了。
學生能收很多,即便李安以後考不中科舉,他也沒什麼損失。
李安現在都這麼說了,他也打消了收徒的想法。
“哈哈,李安,你先在我身後站著,一會看看揚州學子的詩詞,跟著學習學習。”劉學文笑道。
李安當著眾人這麼說,等於是表明要拜他為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