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秋抹了一把汗,蹲在罐子旁邊,“我也沒打算吃,我放的豆子不多,畢竟就是實驗一下,也不能太浪費,要是不行的話我就不試了。”
“那還行,”郝梅把報紙推到一邊,“我看看你這弄的化肥是啥樣的,需要我幫忙不?”
“應該是需要……我把蓋子塞得太緊了,拔不出來,需要你幫我按住罐子。”
“行。”
兩人一個用力,罐子上的塞子終於被拔了下來,隨之而來的又是一股微微發酸的嘔吐物的味道。
“這是什麼味?”
郝梅捂住鼻子,“化肥就是這個味道嗎?”
薑秋也沒有見過真正的化肥長什麼樣子,係統倒是給她獎勵了一袋,但那是正經廠家生產的,和她這種業餘產品全不是一個概念。
她拿了根棍子放進陶罐裡麵攪拌,隨著攪拌,那一股酸味更加明顯。
係統蹦出來:【就算是合格的大豆肥料也不適合在這個年代大批量使用。】
薑秋也知道,所以她當初研究這個方法的時候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眼下也是農忙的時候,她家的自留地裡種了不少花生和地瓜,拿回去再自家試驗一下效果。
效果好的話,一些比較貴重的作物可以使用大豆肥,普通的莊稼還是得用之前的糞肥。
她也沒全部都用在自家的地裡,隻選了一壟地,剛好和隔壁的做個對比,看看效果如何。
一場秋雨過後,薑秋再去地裡檢查,果然發現之前用過大豆肥的那一壟地長得比隔壁要好不少。
看來這個肥料確實是有點效果的,隻是效果不如化肥廠裡生產的化肥而已。
薑秋看著自家泛著一片綠意的自留地,心中默默搖頭。
不夠,還是不夠。
自製的肥料永遠比不上專業的,她確實有生產化肥的方法,可沒有原材料,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而且她覺得自己不是搞研究的這塊料,雖然當初學的是理科,但專業不對口,學什麼都沒用。
術業有專攻,研究化肥得找專業的人來。
她托著下巴,麵露思考。
她們公社是沒有大學生的,城裡來的知青也都是高中和初中學曆,現在還沒有大批量下鄉,可以用的人才是在太少。
思來想去,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有些錢就該讓彆人掙。
她與其在這裡研究化肥,還不如努力養豬為公社賺到第一筆資金,拿錢買來的化肥總比她自己研究的好用。
如果以後養的豬多了,需要的豬飼料也就變多。
今年種的油料已經比往年多了不少,大家都想多種一些花生大豆,去公社換成油,所以積極性很高。
但隻是一個紅星公社也不可能支撐著這麼大的養豬場。
社員們省吃儉用慣了,也是今年第一年換油,反響才這麼熱烈,等到明年家裡都有油吃了,來換油的人就會少了。
為了日後著想,薑秋將主意打到了縣裡。
他們這位新來的邱社長喜歡聽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