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許不辭從炕上下來,清了清嗓子,“你有信緣值?”
印拙看著許不辭,坦然地回道:“對呀。500多。”
看到許不辭諱莫如深的表情,印拙以為他是不會操作,略微得意地指導道:“點擊信緣值,可以進入係統商店買東西。怎麼樣,不知道吧?”
係統商店?
那確實不知道。
戳了幾下自己毫無反應的0信緣,許不辭感到這遊戲對非氪金用戶森森的惡意。
許不辭又問道:“對了,你信仰值多少?”
“80。”印拙毫無顧忌地脫口而出,完全忘記係統提示過,這是秘密項目。
【提示:因涉及隱私,信仰值對直播間觀眾進行屏蔽處理】
印拙撓撓頭,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雖然不知道是怎麼評定的,但應該算是高的。因為旁邊的注解是‘你是地藏王菩薩的忠誠信徒,菩薩會儘力保護你獲得永生’。”
基於文化和曆史的淵源,國內講究求同存異包容共生,各種宗教信仰經過長時間的共存融合,早已沒有鮮明的界限,比如佛教的西天神佛和道教的玉皇大帝可以同時出現《西遊記》中。
而流傳於某個地區的民間信仰,諸如東北薩滿、藏傳佛教、閩南媽祖等,源於國人對天地祖先最原始的敬畏,與傳統宗教帶著或多或少的聯係。
不同與西方宗教強烈的排他性,國內多數人的信仰並不唯一,可以接納不同的教義。通常是“上信神明,下信鬼神,不信也拜”。
印拙這80的信緣值是針對從小信到大的地藏王菩薩,數值已經算高的。
許不辭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回想係統對自己的吐槽,說出結論:“如此說來,信仰值應該選取眾多信仰中你最偏向的那個。而信緣值相當於這個遊戲的通用貨幣,大概是為自己信仰花過的錢?”
印拙眼睛讚同地亮了下,但馬上擰眉,表示疑惑:“我隻有五百多信緣值?但我從小到大花的錢不止這些吧。”
小時候他的身體不好,家裡人為他沒少向地藏王菩薩磕頭祈福,每次都會往功德箱裡塞不少錢,還將價格不菲的神像畫像法器請回家,說是能鎮宅護院。
“家人投的錢不算,單純是你那部分。”許不辭稍微一頓,“也可能是按某個比例換算的,比如一比五或者一比十。”
“呀?!”印拙覺得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小時候和家人一起到廟宇燒香,根本用不著自己投錢。至於後期投到功德箱的錢,腦袋裡大致浮現出一個數額。
印拙覺得兌換率是一比十的可能性比較高,再看向手裡得到的卸妝油和洗麵奶,30信緣幣至少300塊,印拙忍不住罵了句好黑呀。
“對了,你是多少?”
“都是零。”許不辭同樣毫無隱瞞,他覺得這不是什麼說不得的秘密。
“0?!”印拙驚得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地道,“也就是說,你什麼都不信?”
印拙發出這樣的疑問容易理解。
所謂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進到某個宗教場所,即便是張揚跋扈的人也不敢造次,頷首禮拜,象征性地表示尊重。
“為什麼要信,”許不辭語氣波瀾不驚,眼睛閃爍理性的光芒,“我隻信仰自己。”
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去世,父親這種生物,自始至終沒有出現過。小時候他守著空蕩蕩的老房子,靠微薄的生活補助獨自生活。
等稍微長大,他開始學著撿破爛的老人在垃圾箱裡翻找,將飲料瓶紙盒子收集起來拉到廢品站賣錢。所幸他從小到大學習成績不錯,助學金獎學金支撐他到重點大學深造。
從降生以來,他都是一個人,跌跌撞撞地往前走。沒有家庭的庇佑,沒有親人的嗬護,更沒有所謂神明的恩澤。
他能依靠的是自己,能相信的也是自己。
“.....那你跑廟會來湊什麼熱鬨?”
“我是民俗學研究生,在全國各地找尋民族文化,這是我的最後一站,誰想到被卷入這個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