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風華絕代(1 / 2)

誰是文仙 蔣萬 3542 字 4個月前

當李講寫完《水調歌頭》的時候,原本還平靜的紙頁,這會居然有淡淡的才氣雲煙氤氳而起。

皎潔出塵的月輝在字裡行間中流轉,最後越飛越高,越飛越遠,化作一輪明月升起。

這注定會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因為大唐,已經有差不多十年,沒有誕生“天下知”級彆的作品了。

當這輪月亮升起之後,燦爛的輝光籠罩大地,凡是世家,都如同發生了一場劇烈的地震。

“文成天下知?誰在中秋這天,寫出了千古名作?!”

消息傳出去後,根本不用刻意地推波助瀾,本身就足以讓無數人瞬間酒意全消。

一時之間,人聲鼎沸,群雄皆震,成千上萬名修士,不約而同地拿出通訊法寶,向外界詢問情況。

可當了解了真相之後,下到剛剛開始讀書的蒙童,上到七老八十,已經有點走不動路的老者。

全都沸騰了,

仿佛體內有一股熱流激蕩而過,壓抑不住的心潮澎湃,不計其數的人在這一刻發出振奮激動的呐喊。

“天啊,李講創下神話,二十歲不到的年紀,寫出‘天下知’詞作!”

許多人像猴子一樣激動興奮。

街頭巷尾,更是突然就冒出了這麼一幫人,穿著統一色係的服飾,揮舞著青色的旗幟,喜極而泣的大喊。

“文道儘頭誰為峰?一見李講道成空!”

就連世家都難以置身事外。

遠在青州的金太玄,在《水調歌頭》完成後不過半刻,便收到了消息。

當時,他正在院子裡,與金忡等人吃飯。

同樣是中秋,同樣是家宴。

金家當然也想辦得熱熱鬨鬨,可在擬定名冊的時候就如鯁在喉。

因為,金家的年輕一輩,實在是少得可憐。

俗話說得好,孩子是家族的未來。

一場家宴若是連孩子都沒幾個,那還算得上是家宴嗎?

這一頓飯,上上下下全都吃的異常沉默。

即便為數不多的小輩,金棋康數度想要敬酒緩解氣氛,單憑一己之力,也根本無力回天。

更彆說,此刻還多出了這麼一條消息了……

金太玄本就意興闌珊的心,又是涼了半截。

他沉默了半晌,手中的酒杯終於還是無力地放在了桌上。

“我飽了,你們繼續吃吧。”

金太玄起身就走。

桌子上的男男女女紛紛起身行禮目送。

金棋康盯著金太玄的背影,忽然發現。

自己的這位祖父……頭發越來越少了。

————

與淒慘壓抑的金家不同。

此刻,青州文院,一片歡呼之聲。

“李學長實在太厲害了,去到洛陽才短短兩個多月,先是撫尺論法,現在又是寫出驚天動地的天下知名篇,簡直太給我們青州長臉了!”

許多年輕人眼神熾熱,拳頭緊攥,充滿崇拜敬佩之色。

即便李講在青州文院,隻是待了短短一年的時間。

但在他們看來,彼此卻像是一個師門的師兄弟。

李講在外麵闖出了自己的新天地,他們自然也與有榮焉。

出門在外,甚至有人不說自己是“青州文院的”,而是說“我在世安侯李講曾就讀的文院”。

書院某處。

看著學生們如此高興的模樣,並肩站在一起的韓修德與陶徹兩人,同樣是老懷甚慰。

“我就知道這小子能成。”院長含笑撫摸自己的胡須。

“是啊,我們今年招生的數量甚至比前兩年加起來都多,這裡麵,至少有八成的功勞可以記在李講身上。”陶徹也笑道。

“那小子在洛陽如此風光,我們青州也不能拖他的後腿啊。”

“知道了院長,關於李講那邊提交過來的所謂‘小學’,我們在各個縣城都已經完成選址施工,絕對能在一個月內完工。”

“義務教育,是好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