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要銀子,她肯定要猶豫一下,然後再退而求其次說那給點水泥也行,而且水泥是去鞏固城牆的,那馬蓁蓁肯定會答應。
她鼓起腮幫子。
原本擬這個計劃的時候,她想的是“友情價讚助一些水泥”,也不能完全不收錢的!
“爹啊,你胳膊肘不能往外拐啊,現在不是有那軍隊儲備金嗎?咱家也捐了那麼多銀子,不能不用啊!”馬蓁蓁奶凶奶凶的吼道。
朱元璋摸摸鼻子:“我這不是想著,能多省一點就多省一點嘛……”
“哎呀我的爹呀!”馬蓁蓁無奈扶額,“爹啊,咱們家讚助軍隊,不收銀子,那你讓彆家怎麼辦?”
“彆家……怎麼了?”朱元璋不解。
馬蓁蓁與他解釋:“咱們送水泥,若哪日再需要青磚,彆家送青磚嗎?如此的話,軍隊儲備金又有什麼用呢?”
朱元璋一怔。
“儲備金花不出去不說,以後怕是也沒有商家願意再捐銀子了——捐了銀子還要拿東西,一點兒好處不讓人家沾啊!”
“我是準備給個友情價的,但不可能一點兒不收。”
“往後彆的商家幫忙讚助什麼,該給錢的也得給錢啊。”
“那儲備金得流動起來,商家捐了銀子,哪怕明知再掙回來的這些就是自己捐出去的那些,可是有白花花的銀子到手,誰都會高興的啊!”
“有進有出,儲備金的設立才有意義啊!”
馬蓁蓁講到最後,還引用了孔子和他徒弟的一個小故事,“《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篇》中記載: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於行,不取其金則不複贖人矣。’”
馬氏大略還能聽懂,正在回味,朱元璋已經問道:“你說的太快了,我沒聽明白,什麼意思?”
“從前魯國有律法,同胞在外淪為奴隸,若有人花錢為他贖身,回國後可以到國庫拿到報銷和獎金。”
“自貢爹你知道吧!就是孔子最有錢的一個徒弟,也是行商的,有說孔子周遊列國便是他出錢資助,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
“一次自貢在外行商,看到同胞淪為奴隸,出錢為其贖身。回國後,自貢卻並沒有去領取獎金和酬勞。”
“他自覺是做好事不留名,品節高尚,但是卻被孔子嚴厲批評。”
說到這裡,馬蓁蓁停住,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若有所思,接著說道:“如你剛剛說過的,自貢有錢,不在乎為同胞贖身的這點兒銀子,他可以不要獎勵。”
“但是再有彆人為同胞贖身,那是要獎勵,還是不要呢?”
“若是要,倒成了品行不端的偽君子一般;若不要,誰又能有那麼多銀子,總去贖人呢?”
馬蓁蓁點頭:“正是這樣!要了獎勵,並不會有違自貢的良心,反而這才是正常的,但不要獎勵,讓後來者如何做?”
“咱們提供水泥也是這樣,若給儲備金捐了銀子,以後需要什麼東西還要無償捐獻,這讓後來者怎麼辦?”
“下次再招募捐獻儲備金的時候,爹啊,那可難咯。”
馬蓁蓁稚嫩的小臉微微昂起,一根略有些胖乎乎的食指左右搖晃,瞧著小表情可愛極了。
朱元璋還在想事情,馬氏卻一把抓住她的手腕,含笑將她拉進懷裡親了又親。
哎呀,她的女兒,怎會這般可愛!
馬蓁蓁一邊享受來自母親的疼愛,一邊不忘給她爹講價:“爹,那計劃書是我出的,水泥也是我提供的,價格我也可以隻給到市場價的八折!”
“以後儲備金裡沒有銀子裡,我還可以捐,但是這次買水泥,一定要給我錢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