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掙朱大帥的錢最開心啦!(2 / 2)

瞧她這般,原本還有些哭笑不得的朱元璋又忍不住笑起來。

罷了,反正是左手倒右手的事情,她既然開心,便多給她一些銀子傍身又如何。

朱元璋幫著做了這個中間人,聯係了“朱大帥”和馬蓁蓁見麵,然後先交了一萬兩銀子的定金,預定十台衝壓機。

一萬兩銀子著實不少,又逢亂世,銀票無人敢用,“朱大帥”著人送來了現銀。

那可是整整一輛馬車的銀子……

馬蓁蓁快樂的在銀子窩裡打了個滾兒,出來就讓馬氏先幫她守著了。

馬氏笑道:“好,守著,以後給你做嫁妝。”

“再說吧,等我長大了,先做創業基金!”馬蓁蓁還挺有理想。

馬氏一時沒明白這創業基金是什麼,但讓馬車將那現銀送進庫房時卻鬆了口氣。

當時定價格的時候說的簡單,但真要付銀子的時候,十萬兩,著實有些難了。

也得虧之前半年有馬蓁蓁的蜂窩煤和精鹽買賣,家中攢下一些現銀,不然還真麻煩了。

馬氏輕咳一聲,心道這一萬兩銀子後麵還得出場好幾次,乾脆也不卸車了,直接拆了庫房的門,將馬車整個兒裝了進去。

馬蓁蓁沒聽到後院的動靜,她在專心致誌研究另外一件事。

銀幣。

也是剛剛看到那麼些銀兩,馬蓁蓁察覺這玩意兒攜帶起來實在太麻煩了。

銅錢可以用,那銀幣應該也可以用。

尤其是現在。

南宋後期,出現一種叫做“交子”,也稱為“交鈔”的紙幣,當時是交子和銅錢都是流通貨幣。

而元世祖忽必烈卻下令,全國買賣交易,隻使用紙幣。

說是為了方便攜帶,統一管理等等,但此舉卻是朝廷想要將貴金屬統一收回,民間流通隻允許紙幣而已。

但後來紙幣亦有新舊交替,還容易毀壞,使用者寥寥,便是交稅必須用紙幣,富貴人家也寧可多囤積金銀銅,用時再去兌換。

百姓越發窮困,被奴役多年雖也無奈承認了交子這種貨幣,卻始終不能踏實。

在曆史上的洪武年間,朱元璋承認交子這種貨幣的存在,混合著銅錢一起使用。

整個明朝前期都致力於恢複銅錢為主流的交易方式,但後來銀子異軍突起,一舉取代了所有貨幣,成了最重要的計量方式。

哦,忘記說了,元朝時期的兌換,是以“絲”為本位,每五十兩白銀可換取一千兩絲,每兩貫交鈔等價於白銀一兩。

如今製作的大中通寶,四百文為一貫,便可換白銀一兩。

……馬蓁蓁覺得,用這麼混亂的貨幣係統,對百姓而言也實在難辦。

製作銅幣的時候她追求精美好看,也不隻是為了取得朱元璋的歡心。

畢竟人人都有愛美之心,若東西好看,或許用的人會更多,便可以將元朝定下的交子驅趕一些。

再加上銅錢生產方便,量大質優,或許可以逐漸取代紙鈔。

“不若再做一些銀幣……反正永樂年間便也會有銀幣,現在開始也不可以吧。”

馬蓁蓁思索著,在紙上畫出後世硬幣的模樣。

與銅錢不同,銅錢的計量單位都是文,但是要造銀幣的話,卻需要不同的計量單位。

這般來說,大小、厚度都要不同,最好哪怕看不到,用手一摸也知是多少銀子。

馬蓁蓁畫的認真,沒注意朱小四忽然跑進來,努力爬上板凳,趴在她身邊看的津津有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