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侯語希後,劉美娟拿了兒子的作業紙,歪歪扭扭留下幾個字,“我去公社了,午飯你帶著兒子去食堂。”她還有很多字不會寫,拚音還是平常跟著誌文學的,但她也不知道老肖現在在哪裡,隻能先這樣。
她又拿出厚厚的毯子將肖誌信包住背在背上,這才急匆匆出了門。
————————————
祝熙語也在集市裡,這是年前很重要的一個集市,再下一個太貼近除夕,她也要在今天準備好給韓家、任家、趙韻家的年禮。家裡的年貨也要挑一些,韓宥之後再根據她買的去供銷社補貨。
她身邊是樓下的張嬸,張嬸果然是個很熱心腸的人,祝熙語每次路過她家都會被她拉著聊兩句。今日也是,知道她要去集市後就說自己正好沒事也去逛逛。也因為有她,祝熙語今日的購物體驗非常好,張嬸會砍價還對集市上品質好的人家如數家珍,她很快就買夠了需要的東西。
買的有些多,祝熙語去何秀兒那裡借了自行車,掛滿了車把。她回頭對張嬸說,“嬸子,我打算現在就去郵局寄出去,您等我一起回家還是?”
張嬸扶著後座上的籃子,這裡麵是她買的東西,她笑眯眯的,“我陪你一起去吧,正好咱們聊聊天。”
倆人便一起去了郵局,出來的時候手裡隻剩一個菜籃子。祝熙語長舒一口氣,“終於弄完了,今天集市和郵局都好多人呀。”
張嬸看著她汗涔涔的漂亮小臉,很稀罕,“快過年了就是這樣,等到二十九那日的集,人比今天的還多。”
祝熙語咋舌,“看來油坊嶺這邊大家日子都很富裕。”
“對的,這裡環山,山裡好東西多;氣候也好,收成不錯;咱們駐地也在這裡,咱們家屬每次趕集都要換不少東西呢。最重要的是公社的領導們更關心百姓們的日子好不好過,不然也不會有這個集市了。”張嬸說著看見了一群眼熟的家屬,高聲叫住她們以後才想起來今日跟著她的不是自己的兒媳。
她知道祝熙語不常出門,每日除了去食堂和偶爾跟著韓宥一起出門散步,很少見她和誰走動,也不愛加入她們樓下的婦人堆。雖然這些日子接觸下來,張嬸知道祝熙語並不是看不起她們或是彆的什麼,但還是擔心自己這樣做會讓她不快。
見張嬸麵帶猶豫,祝熙語主動邁步,“是袁家嫂嫂她們嗎?咱們快過去吧,她們在等我們呢。”
等家屬們看見張嬸旁邊跟著的是韓宥的新婚妻子時也有些驚訝,她們常談起這對小夫妻,但這兩個多月以來一直沒真正和人來往過。
見人來了她們對視一眼,趕緊寒暄,“您今天也來趕集呀?”她們的丈夫都比韓宥的級彆低一些,按理說應該叫嫂子,但祝熙語年齡又比她們小,實在不知道該怎麼稱呼。
祝熙語也意識到這點,“是的,和張嬸來備點年貨。大家叫我熙語就好。”
她的唇角帶著笑意,梨渦乖巧臥著,便給她那張因為微揚的眼尾、挺直的秀鼻而顯得清冷的臉添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