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韓宥是韓允的親哥,他回上韓村,他們倆遲早會見麵的。她便點了點頭,聽韓允繼續興奮地講述她哥的事。
————————————
王嬸出馬以後,村裡再也沒有那樣的傳言了,一是王元香挨家挨戶解釋的架勢認真到嚇人,二是上韓村的秋收開始了。整個上韓村又陷入了忙碌中,甚至比春耕更盛,祝熙語的小學都隻上半天課,下午由老師們帶著上名為勞動課實則是秋收的課。好在分給小孩們的活很簡單,祝熙語也沒受什麼罪。
秋收結束後,上韓村緊接著又開始種油菜籽了,這是上韓村最主要的經濟作物。他們這兒非常適宜油菜籽的生長,每年菜籽油的產量遠高於其他公社,按份例要求上交後還會剩下不少,公社會出麵替他們賣掉。所以關乎菜籽油的一切在上韓村的村民們心裡都是最要緊的事,並不抱怨這幾乎連起來的高強度勞作。
但知青們不是啊,他們再努力,分到的工分也比不過農家,隻勉強夠分糧食而已。再說了,他們哪裡受過這樣的罪?於是知青院裡的歎氣聲、抱怨聲越來越多,尤其是祝熙語她們宿舍,這種時候蕭可也被逼著開始乾活了,她和許之桃二人幾乎每天都要在宿舍摔打一番。
而就在這時,一個消息將知青們本就浮躁的心惹得更加躁動:西嶺公社分到了兩個工農兵大學的名額。
自這個消息被韓書記肯定以後,院子裡的老知青們都興奮了起來,公社明確了這次名額不考慮新知青。上韓村在西嶺公社是人口最多、產糧最多的大隊,再加上有在首都的韓三叔和在部隊的韓宥,這麼多年在關乎福利的事上從來都是被偏愛的。也就是說,七個老知青們裡,至少會有一個人獲得這次的名額。
於是就見,本就勤勞的何倩幾乎要晝夜不分地泡在地裡了,史勝開始更加頻繁地往村裡的領導班子身邊湊,許之桃一吃完晚飯就不見人影。張康安和楊逸倒是沒變,大概是清楚這件事落不到他們頭上。而祝熙語也在去學校的路上,遇見了不知等了她多久的陳佑。
她隨著陳佑的示意,和他並排往學校走去,心裡對他的來意十分清楚。果然,就聽見陳佑說,“這次的機會太難得了,我知道有史勝和何倩在,我幾乎不可能,但我還是不甘心。”
他微微轉過頭,在祝熙語作出反應前搶先開口,“半年前,我在這裡告訴了你一個消息,你借此離開了秧田。我知道這樣做實在算不上高尚,但我還是要問,可以用那個消息換你引薦我去韓家的機會嗎?”
祝熙語抿抿唇,這件事對她來說不算為難,“你隻給了我消息,剩下的都是我自己籌謀得來的。我很感謝你,但我能還的,僅此而已。”
陳佑聞言鬆了一口氣,“那是當然,後麵成不成我都不會再找上你。”
當天中午午休,祝熙語就直接去了韓五叔家,坦誠了自己的來意以及自己是為了還陳佑人情的事實,“五叔,嬸嬸,如果你們因這件事有丁點為難,就當我沒說過這件事就好。他的人情我會另找機會還的。”
韓明成端著茶杯,不是很在意,“不是從你這裡,陳佑也會從彆處找到我這兒的,你應了他就是,欠著人情總是不好。陳佑是第一批來村裡的知青,他著急了情有可原。”
王元香也跟著道,“不是啥大事,這事兒你就彆管了,你叔會處理好的。”她摸摸祝熙語今天穿的紅格子直筒連衣裙,“我發現你這丫頭,就沒一件衣服是不好看的。這個布我也在供銷社見過,就沒見過這樣好看的成衣,等你叔得了秋收獎勵的布票,你陪著嬸去做衣服唄。”祝熙語自然是無有不應。
————————————
直到秋收結束,公社才公布了這次的名額分配,上韓村果然占了一個。公社交待村裡給出三個候選,再由公社最終決定。上韓村給出的名單是:史勝、陳佑、何倩,這個結果並不算是出人意料。
但許之桃得知這件事的時候臉色煞白,幾乎站立不穩,一副深受打擊的樣子。大家見狀連忙關心她,她卻轉身就離開了知青院,誰也不理。
一周後,公社公布了最終名單,上韓村最終是何倩獲得了這次機會,她連著兩三年都獲得過公社“勞動楷模”的稱號,倒底是壓了隻在管理知青上有功的史勝一頭。而陳佑則是兩邊都不如人,雖有不甘但也認可這個結果。
隻是史勝明顯頹廢了很多,對知青院很多事都不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