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庶女攻略 沒關係。(1 / 2)

阿瑤最開始的打算是借著皇後娘娘, 是想要拿到自己婚事的主動權的。

剛開始計劃是挺順利的,皇後娘娘和明德帝是同樣的年歲,已是四十多歲的年紀, 這個年紀的婦人在大寧孫子都已經能打醬油了。

就像是她姑母陳慧那樣,才不過四十有三, 孫子都已經六歲了。

不過皇後娘娘膝下就隻有一女, 榮昌公主,在明德帝登基的第三年,科舉恩科, 剛及笄的榮昌公主對年輕俊俏的探花郎一見傾心, 非君不嫁。

榮昌公主是明德帝和皇後的獨女, 深得帝後的疼愛。

雖說科舉恩科, 是為朝堂選拔人才,而探花郎也卻是才能不俗,但又如何?大寧朝從不缺少人才,在知道女兒喜歡探花郎,又讓人去徹查了探花郎的底細。

雖隻是旁支,但也是名門望族,探花郎楚臣各方麵都出彩, 身邊也沒有房裡人,潔身自好,周遭對他的評價,也都十分的不錯。

既然人不錯, 女兒也喜歡。明德帝自然要成全女兒一片情意,很快就下旨,為兩人賜婚。

婚後公主和駙馬琴瑟和鳴,恩愛有加, 在京中一時傳為佳話,卻沒想到這夫妻恩愛的日子也沒過多久的時間,不過一年。

楚臣對榮昌公主的態度那是陡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急速的冷卻下來。

對榮昌公主不再理會,甚至很是冷淡,恪守君臣禮節,雖一舉一動都挑不出錯誤,但卻讓嘗過夫妻恩愛纏綿的榮昌公主,不能接受。

為此,榮昌公主那是軟下了自己公主的身份,對楚臣有諸多的討好。

不過任憑榮昌公主做什麼?楚臣也都不予理會。

甚至還嫌棄榮昌公主絲毫沒有女子的矜持,竟是尋了借口,躲回了楚家的祖籍壽昌,而且是一去不回,似乎要在那邊長久的定居了。

榮昌公主為此傷心又難過,甚至一度還起了要去壽昌尋駙馬的打算,隻是因為她生產的時候,落了病根,身體虛弱,不能長途跋涉。

一直到後來明德帝下旨,楚臣才不得不回來。

卻也不是一個人回來的,同他一起的還有一個貌美的女子,和一個幾個月大的孩子。

雖然駙馬不能有妾室,不過卻沒有說駙馬不能有房裡人,甚至為了保證公主日後的幸福,在婚前的時候,宮裡是會賜下試婚宮女的。

楚臣帶回來一個房裡人,任誰也挑不出半點不妥,帝後那邊也隻能敲打,至於孩子的話,若是沒生下來的話,或許還有辦法,但已經出生了。

再動手的話,就容易落人話柄了,並且很容易傳出,皇家公主不能容人的傳言來。

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下了。

卻沒想到,楚臣回來不足一個月的時間,那帶回來的女子和孩子,竟然在同一天沒了,那伺候那女子的婢女,更是高喊,是榮昌公主不容人,給人下毒,才讓人沒得。

當時,這件事在京城裡鬨得極大。

一時間皇家公主的名聲都落下不少,更糟糕的還在後麵,那就是楚臣他出家了。

他的這一行為,無疑是坐實了榮昌公主殺害那個女子和孩子,隻是因為對方是皇家公主,彆人奈何不得他,所以隻能眼不見心不煩。

當時,

事情鬨得是紛紛揚揚,禦史也紛紛的上奏,彈劾榮昌公主。

雖然這些禦史的彈劾都被明德帝給壓了下來,不過卻壓不下世人的嘴巴,風言風語還是傳出來,以至於榮昌公主多思多慮,最後竟然憂鬱成疾。

不過一年的時間,便香消玉殞,留下年方不過三歲的兒子,楚蘭舟。

伴隨著榮昌公主的去世。

事情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平淡下來,一直到楚臣幾年前病了,眼見也是不成了。

皇後和明德帝雖然厭惡楚臣前後不一的態度,才造就了後來的事端,最終讓女兒芳齡早逝,不過兩人到底還有一子,皇後便讓外孫楚蘭舟去送了楚臣最後一程。

也就是因為如此,

帝後這才知道了楚臣之所以對榮昌公主前後相差甚大的原因。

原來,

楚臣一直都心有抱負,本以為一朝進士及第,就能入朝,一展宏圖。

卻沒想到,

還未開始就結束了,就因榮昌公主喜歡上他,明德帝疼愛女兒,壓根就沒有詢問楚臣的想法,直接就下了賜婚的聖旨。

本朝謹防外戚過大的原因,那是明文規定了,駙馬不得入仕,身上隻能有一個二品的駙馬督慰的虛職。

所以本朝的駙馬,多半多是勳貴之家沒甚出息的子弟亦或者世家落魄的弟子。

因而,明德帝這一賜婚,就等同於斷絕了楚臣所有的念想。

讓他所有的雄心壯誌,都儘數的化為烏有,偏偏明德帝是天下之主,即便是他斷了自己的仕途,楚臣還不能有分毫的抱怨,為了家族為了親人,他還要笑著謝恩。

楚臣不能也不敢怨恨明德帝這個天下之主,在知道是榮昌公主中意他,才有了這次的賜婚。

畢竟對明德帝來說,科舉三年一次,多的是有才學有才乾的學子,而楚臣雖然是才學出眾,但他又不是不能取代的。

明德帝疼愛女兒,區區一個有才學的探花郎,哪有不舍得,便才有了這次的賜婚。

所以,楚臣便把一腔怨氣,都衝著榮昌公主而去。

認為若不是她的話,自己何至於雄心抱負隻能困守在院子裡。

當然了,楚臣不是孤家寡人,苛責公主什麼的,楚臣沒那麼大的膽子,也不敢,畢竟他承擔不起明德帝的怒火。

所以楚臣就另尋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