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南放下碗,準備去給麵調個料,鍋裡的水燒開了。
“不要,我要等阿娘和嫂子一起吃。”
沈安依依不舍地放下碗,魚丸軟滑的口感還停在舌尖,比他之前吃過的所有魚都好吃。
他明明看見嫂子放了雞蛋,但他一點也沒吃出來。
周氏手腳快,水剛開,她的麵也擀好。
薑南化了豬油,加了香粉,鹽和一點胡椒,還有野蔥。
把熬好的骨頭湯舀進碗裡,衝開豬油,一股油香混著蔥花的香味就隨之而來。
周氏把麵下進鍋,快好的時候,再燙一點野菜,當作蔬菜了。
一碗熱騰騰的魚丸豬骨麵就做好。
堂屋傳來呼嚕麵條的聲音,方才還說要等阿娘和嫂子一起吃的小孩,正埋頭在碗裡,頭都舍不得抬。
“小安,你慢著點。”
周氏見人吃麵條的猴急樣,生怕給人嗆著。
不過也不能怪孩子,這麵當真是極好,油汪汪的,這豬骨湯也是極好喝的。
周氏把骨頭肉多的全都夾給薑南。
薑南啃了幾塊,解了饞,就讓周氏彆夾。
勸了周氏,小沈安學著他娘的樣子,非給薑南夾菜,他還知道換雙乾淨筷子。
“好了,阿娘,阿弟,你們也吃,等日後賺了銀子,買肉吃。這骨頭湯阿弟多喝些,能長高的。”
“真的嗎,嫂子,我要長高!”
沈安碗裡的湯已經喝光,聽見薑南說能長高,又跑去舀了一碗。
分家已過去幾日,中途趙春娘被罰在祠堂反省,薑南一家也過了幾天安分日子。
這幾日,薑南帶著沈安一起去碼頭,周氏在家把屋後那塊地開荒出來,還能趕著日子種些菜。
好在這屋後的地不算荒,隻是雜草多,把草除了就行。
光這幾日,薑南攢了不少銀子,一天賺上百文。
薑南計劃一下,現在家中大概有個四五百文,不多,但能做些其他東西售賣了。
“娘,孫嬸子家是不是有板子車啊。”
薑南和沈安剛從縣上回來。
周氏在院中喝水,聽見薑南發問,應一聲:“是有,怎的了?”
薑南回身關好院門,把人引到堂屋,才開始說。
“阿娘,這幾日攢了點銀子,我就想著做點新的吃食去賣,涼粉能賣的也就是這段日子,等著新鮮勁一過,就賺不得多少銀子。”
周氏一聽,也道有道理。
薑南沒停,要說什麼好,不管她說什麼,周氏雖遲疑,卻也很相信自己。
她掀開背簍,一塊白花花的豬肉,把一旁的周氏驚到。
還有一股子難聞的味道。
“小南,怎麼買這麼大一塊肉。”
其實不多,兩斤左右。也花了好幾十文,薑南不敢買多了。
“還有下水,這玩意兒好些人都不愛吃的。”
周氏倒是吃過,不過那都是沒錢買肉才會買。
“娘,我想做的就是這個,我還跑了好幾鋪低價買了寫雞鴨內臟。”
周氏定睛看去,還真是,以往過年時,很少會殺雞殺鴨,這內臟為了不浪費,家裡也都會吃,但味道不好。
前幾天薑南就有想法了,碼頭上有包子鋪,肉包子三文一個,素的一文錢一個。
她就想著她也可以,所以,她去縣上買了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