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定西夏 (上)(2 / 2)

陳然仔細查看軍報,出言詢問“興慶府的探子,可有消息回來?”

“還未有消息傳來。”

“那就繼續等。若是十天之後還未有消息來,那就不用再等了,直接出兵。”

穩定了關西六路,陳然毫不猶豫的就發兵北上,準備對西夏動手。

大批兵馬沿著橫山一線展開,先由環慶路,涇原路,鄜延路等地先行試探攻擊,吸引西夏人的注意力。

真正的滅國主力,則是由陳然親自帶領來到了蕭關這兒。

出關北上一路疾馳,直奔興慶府而去。

陳然在等,等一個消息,那就是等宜水之戰的消息。

遼國已經注定滅亡,遼帝不斷逃亡,金人卻是奮起直追。

此時金人的兵鋒,已經畢竟了河套陰山一帶,這裡可是西夏的重要利益之地,說什麼也是要守住的。

陳然就是等西夏人的常備軍,去了河套跟金人死磕的時候,去摘桃子。

雖說直接打也能打得贏,可憑什麼有機會減少傷亡的時候不抓住?

他又不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之人。

扈成的報告還在繼續“李安撫派人送來的補給隊到了,加上之前送來囤積的,足夠大軍使用一個月有餘。”

陳然初步平定了關西六路之後,馬不停蹄的就要滅西夏。

可這麼大的地方,又是西軍將門耕耘多年,自然不可能如此輕易就徹底安頓。

所以他喊來了李應,命他坐鎮京兆府,為六路安撫使。

一方麵是繼續穩定關中各地,另外一方麵就是為北伐兵馬提供後勤支持。

“夠用就行。”陳然心中已有計較“興慶府那兒有著唐時開墾的數十萬畝田地,有的是糧食。隻要打過去,不愁吃穿。”

西夏看著麵積不小,可實際上的人口數量卻是不多。

攏共撐死也就三百萬人口。

與大宋長達百年的戰爭,早已經

耗光了國力與青壯。

若不是大宋的士大夫們屢屢給出神助攻,外加西軍將門暗地裡的養寇自重,早就被耗死了。

這才是陳然敢於打滅國之戰的緣由所在。

看著龐大,其實實力壓根就不夠瞧的。

七天之後,終於是有消息從興慶府傳了過來。

“興慶府常備兵馬約三萬之眾,半月之前出兵去往陰山方向。”

算算時間,早在陳然兵馬北上之前,西夏人的常備兵就已經被調動去了陰山。

以這個時代的通訊能力而言,陳然的兵馬北上的消息傳遞到興慶府,李乾順再派人去叫常備兵回來,一來一回一個月就過去了。

“好。”

終於等到消息的陳然,當即拍案而起“出兵!”

他身邊帶著的兵馬,並沒有數十萬這麼誇張。

運輸能力與地形的限製,注定了不可能出動龐大規模的軍團。

大宋這麼乾過,一次性出動數十萬人去淹沒西夏,可就是因為缺乏糧草補給,最終全麵潰敗。

此時陳然身邊,有約八千的騎兵,本部中軍約兩萬出頭,西軍之中唯一得到特殊待遇,整編淘汰老弱之後的兩萬五千秦鳳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