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交流(1 / 2)

《我不混娛樂那個圈》全本免費閱讀

祖風年紀是同班裡最大的,已經整二十三歲了,才上大二。

小名笑道:“師兄就是師兄,還要帶個小,師兄彆理他……”

雷朋也笑道:“你這無事獻殷勤,我怕雞翅下毒啊。”

他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腦袋。“我就是想問問你,該如何提高藝術方麵的控製能力。”

不是鑒賞,不是表達,而是控製,顯然這個問題的目的性很重。

雷朋在他搬來的小板凳上坐下,接過了一根烤的金黃的雞翅,先吃了一口,豎起了大拇指。“不錯。”

他又殷勤地遞過來了一瓶礦泉水。“師兄,喝水。”

啃完一根雞翅,雷朋才開口說道:“你們也經常上藝術鑒賞課,會發現許多學生作品每個鏡頭風格都不一樣,拍出來雖然是一個故事,但是畫麵是割裂的,對不對?”

他連連點頭。其他人也大有興趣圍了上來。

雷朋繼續說道:“一組鏡頭隻有幾秒幾十秒,最多幾分鐘,但是一部電影最少八十分鐘,許多新手在拍攝的過程中就會發現,自己拍不出想要的畫麵。

這個有能力問題,也有藝術認知問題,能力我們先不講,就簡單說說藝術認知。

藝術認知,是一個導演的基礎。每個成功的導演,都會在電影還沒有拍出來之前,就會在腦海裡呈現出一部完整的鏡頭組合。”

小名笑道:“我腦袋裡就是一團漿糊,根本想象不出來。”

“彆打岔!”立即有同學拳打腳踢,他連忙告罪。

雷朋笑了笑,接著往下說:“人的思想是無限的,但是電影的表達是有限的,每一個鏡頭的拍攝都是有成本的,這就需要導演的克製與自我控製。

我們都知道飛天遁地拍出來很好看,但是大部分時間,會被經費限製。

那麼第一點,就是控製自己的思維,第二點,就是控製拍攝的經費,第三點,就是在能力範圍之內,尋找最合適的方法,第四點,儘量讓鏡頭語言統一。

你不能前一個鏡頭俯拍,下一個鏡頭仰拍,然後又突然前拍,忽而後拍。除非特定的鏡頭表達,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讓觀眾流暢地觀看一個故事。

隻要學會克製,統一鏡頭,就不會讓人覺得前後不一,電影割裂。

不過這個問題你們不需要太擔心,因為你隻要有一個好故事,其它細節都有彆人可以幫你。

攝影師,燈光師,他們在某些方麵,比導演更專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