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雯在李譚的牽線下,有了自己的糧米鋪子,其實她自己農場的產量就夠她所有鋪子的供應,但是她覺得還不夠,也許是受每年糧產不穩定的因素,她有屯糧的習慣,但是囤久了成了沉米也不好,所以有個糧鋪中轉一下,有外地的糧食作為買賣,自己的糧食兜底,她會更踏實一些。
回去後,她將她想到的治理蝗災的辦法一一寫下來,交給他父親,本來可以直接給李譚的,不過父親身為戶部尚書,沒有作為,這說不過去,所以先跟父親說了一番,讓他自己再尋思尋思,最後覺得可行就上報給李譚。
李譚一看到這細致的計劃書,就知道這是雨雯的手筆,對這番操作也就多了一些盲目的信心,最後在推廣實施的時候,也在重災區試點,因為這個治理是需要一個周期,也就是至少一年才能見成效的,所以隻能靜觀其變,總比不作為的好。
哪知這一舉措,直接讓蝗災在大恒成為了曆史。
李琰管理的刑部,雖然大大小小的案子很多,但他也逐步在往東宮的位置上靠了。
這個時候的蘇丞相府,雖然已經察覺最近上京的圈層變化,但是這些小打小鬨的,還不足以提高丞相府的特彆關注。
六王子李度和三王子李奇才是蘇丞相的眼中釘,肉中刺。
又是一年科考季,蘇丞相看著自己手中一疊的情報,勾起了嘴角。
肖子墨最近軍營整頓的初見成效,那幫子認舊主的人也意識到,現在的主子是誰了,不得不說,肖子墨在收買軍心這方麵還是很在手的,他又從中挑出了5000精兵,按照之前雨雯帶的前鋒隊一般,讓尚宇負責操練,尚宇家本就是上京周邊的,遷回上京後就將家人接到西郊附近安了家,又剛娶了媳婦,成天樂嗬嗬的在肖子墨麵前提他的小媳婦,咋個乖巧,咋個賢惠。
肖子墨心裡也老是掛著雨雯,不知道她在乾嘛,是在外麵挨著挨著巡鋪子?還是在到處看新鋪子?有沒有看上哪兒家地,又要拆樓重蓋的。
肖子墨算看出來了,雨雯掙錢厲害,那花起錢來一點不手軟,所有的項目鋪子,全是重新修整加固過的,稍稍覺得不滿意的,或是她看中的項目,就推倒重建。
好在手中有人,有技術,還有錢,那重建簡直不要太輕鬆。
她那占地比一般飯店大了兩三倍的滿漢樓,從大紅袍開張就在進行修建了,這都大半年了,其他項目陸陸續續開業了,也沒見她急,不過雨雯做事很有分寸,她這般,應該隻有她的目的。
想到小狐狸那滿眼財迷的樣子,覺得可愛極了,數一數日子,自己好像幾日沒回上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