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車神趙光義!(2 / 2)

看著趙匡胤的表情,蕭然實在是不忍心給他沉重的打擊。

“不過倒也還好,他不是大宋皇帝裡麵最丟人的那個。”蕭然看著趙匡胤這悲憤的模樣,出言安慰道。

隻是,趙匡胤一聽這話,頓時更加沉默了。

“你這意思是說,後麵還有更不爭氣的子孫?”

“誰家都難免出幾個敗家子,這個是正常的,看開一點就好了。”

趙匡胤深吸了口,先讓自己的注意力落在趙光義的事情上,他目前還管不了子孫後代的事兒。

不過這肯定不是趙光義做的所有事情,趙匡胤長歎了口氣,繼續說道:“等到後麵應該還有彆的事兒發生吧。”

太清閣上,兩人就此長談。

蕭然點點頭:“在太平興國五年,也就是公元980年,侯仁寶上奏趙光義,請求趁越南,也就是你們所說的交趾內亂之機,南下討伐,恢複漢唐故疆,統一交趾。”

“當時的趙光義心想,這哥們說的有道理啊,就任命侯仁寶為交州陸路水路轉運使。做出一些係列的兵馬部署,伺機進攻丁朝。但在太平興國六年,白藤江之戰中先勝後敗,統一越南的計劃失敗。”

“從此以後,交趾也就是越南,一直保持著獨立的地位。”

宋匡胤現在整個人都要麻了:“也就是說,他勞民傷財的打杖,最後反倒是壞了事兒。”

“他確實是個勤奮的偽軍事家,在雍熙三年,也就是986年的時候,趙光義派遣潘美、楊業、田重、曹彬、崔彥進五位大將分東中西三路,以東路為主再行北伐。”

“西路、中路軍進軍順利,而主力東路軍屢遭遼軍挫敗,糧道被切斷,終未能與中西二路彙合,於岐溝關大敗而潰。”

“中、西二路亦隻得南撤。西路主將楊業因掩護軍民南撤被遼軍俘虜,在獄中絕食三日而死。”

“之後,宋在對西夏黨項族的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戰役中屢次失敗,但因其厭戰,與宋廷議和。趙光義以親信傅潛、王超、柴禹錫、趙鎔、張遜、楊守一及弭德超等為禁軍統帥,多庸碌之徒,臨陣懼戰。”

蕭然說起來,都覺得趙光義實在是有些離譜,已經吃了一次虧,還不知道收手。

終歸還是對自己太自信了。

“而且還有個事兒,官家你不是放權給邊境將士自由貿易權,允許戍邊的將士們和周邊鄰國進行自由買賣要。大宋的瓷器、茶葉、絲綢在彆國屬於稀罕物,能掙不少錢,也正是這個政策,才讓將士們守境的熱情萬分高漲,西北邊境也變得安定了許多。”

趙匡胤點點頭:“邊境還是太苦了,若是想讓戰士儘心儘力,就要給到他們一定的利益,但是這筆錢要是從朝廷出,花銷又十分的巨大,其中還擔心有些官員從中貪墨。”

“彆的地方的將士心中也會不服氣。”

“但是直接給這些戍邊的將士自由交易的權利,到手能拿到多少,就全看他們自己了,也不用從朝廷走賬。我算過,若是朝廷組建官隊去交易,不僅需要耗費一定的人力物力,等那些賺來的錢經過層層盤剝到了國庫,再由國庫下發到將士又層層克扣,養肥的隻是中間過手的官員。”

“而將士們,根本得不到多少福利,朝廷在組建商隊的前期還得出錢出力。”

“這一代伱是對的,但是……”蕭然又頓了一下,“太宗一上台,立刻收回了邊境貿易權,這就相當於直接斷了那些戍邊將士們的財路,這樣一下子,就沒有人心甘情願的戍邊了。那種環境,還不如回家得了。”

“挖了這一條路之後,宋太宗也沒有製定彆的政策,去給邊境將士們福利或者一定的保障,彆說得到好處了,就連生活質量都開始下降了,你說,這樣會是個什麼結果?”

蕭然想想都覺得不明白宋太宗在想什麼,邊境不穩定,最後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