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全本免費閱讀
爸爸媽媽的意思年後還是回來吧。照現在來看,在哪裡都一樣,在外地還要多花一份住宿費,得不償失。柴蕊思想不通依照賴夢的性格怎麼會在社會上吃不開呢?她可是很會調劑氣氛的。上學時,班裡聯歡會,賴夢是必上的,沒有她,聯歡會的氣氛就起不來。那天聽普塔雅和賴夢聊天,提過那麼一嘴。賴夢從某公司被裁員時,和她一起的飯搭子哭了整整一夜,請了四天假,躺在床上起不來。
“回來得了,管人家怎麼說呢,自己關起門來過自己的。”
媽媽說話的時候,無論對著誰,總帶著一種央求的口吻,似乎對方的意見就是對的,哪怕是錯的,也要照著做。
柴蕊思想改掉這樣的習慣,她說為什麼不可以將陳述語說得再規範一些,句號就是句號,為什麼一定要把一句話說成問號才罷休。媽媽說自己不覺得,已經習慣了。柴蕊思擺擺手:“語句的表達方式有多樣,口語中最簡單的就是句號和問號,表達自己的觀點用句號就可以了,你管彆人怎麼想。你剛才還說,‘管人家怎麼說呢,自己關起門來過自己的’。”
媽媽笑著看了女兒一眼,讓著她:“吃這個嗎?”她的筷子落在盛著肉的盤子裡,再落下時,一塊肥瘦相宜的肉到了女兒的碗裡。
柴蕊思看著媽媽的筷子起起落落,發覺自己的話有些多,特彆是在飯桌上,自己的媽一定不會這樣。從小到大,爸媽絕不會允許在飯桌上說話,食不言寢不語,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可改變。像賴夢媽媽這種夾肉夾菜的舉動,即使的公筷也不準,家裡沒有實行分餐製,已經是對保留家庭溫情最大的讓步了。
賴夢對這樣的方式很不習慣,一家三口悶著頭吃飯,仿佛是熟悉的陌生人。是了,自己對柴蕊思爸媽就是不熟嘛。以前做鄰居,大院兒的人沒有一個進過柴家,雖然孩子們一起玩兒,但柴蕊思冷眼旁觀的時候多,若不是她生就一張討人喜歡的臉和驕人的學習成績,怕是在鄰居嘴中沒有好的詞兒來評價她。
飯吃得沉悶,關鍵是還沒有吃飽。柴蕊思的媽好像設置了一個計時器,隨時喊停,時間到了,碗筷勺各歸各處,嘴裡的飯還沒有咽下去,她會立即用眼神製止,攪得賴夢吞也不是,吐也不是。人家說了,飯不能吃飽,吃飽了容易犯困、容易犯懶、容易不聽話,隻有吃個半飽才能保持飽滿的精神、警惕的情緒、居安思危的思想,人才會顯得有精神。
賴夢已經放棄反抗了,斜著一雙眼睛看著這位媽。她在這個家裡摳搜了好幾天,的確沒有任何零食。來客的下午茶是媽媽現做的,隻能吃兩三塊,還得細嚼慢咽,平時絕對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