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勇低著頭有些害羞,惹得大家一陣哄笑。
然後顧媽媽阿婆和兩個舅媽湊在一起點檢各村的姑娘,大有一副青梅煮酒論姑娘的架勢。
顧猛找了到了兩位舅舅,說起了種天麻的事。
......
暑假的時候,他跟兩位舅舅在十八裡坡上搞了一個天麻種植基地。
他投了五千塊錢,又從農科院請了一位老師人員作技術指導,占了五成。
村上以土地入股,占了兩成。
兩個舅舅外公,三人一人占一成。
現在辦農村企業,必須有村上摻和。
十八裡坡村委兩成,加上本村村民的三成,在名義上天麻基地還是集體經濟。
他跟村上搞好了關係,村委隻收錢,不會在種天麻的事上指手畫腳。
今年是第一年,風調雨順,天麻收成尚可。
截止到年前,一共從天麻基地挖出了六噸天麻。
新鮮天麻的價格在一塊二左右,除開技術谘詢費用、人工費、運輸費。
兩家一共賺了四千多。
在人均年收入不到三百塊錢的小山村裡,天麻基地一年能賺四千多,算是暴利了。
要不是出了外公這茬子,大家一定會說十八裡坡的何家開始走大運了。
前些天大舅賣了天麻,順便去醫院送份子錢給他,除了留下一千資金運轉,他的分紅是一千五。
顧猛接了。
大舅搓著手有些不舍,兩個舅媽當時也在旁邊,臉色也不好看。
農村人眼界窄,顧猛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他顧猛在學校呆著,除了當初掏了五千塊錢,請了一個技術工蓋大棚,買天麻種子,彆的什麼都沒乾,憑白分了大頭,他們心裡不平衡。
這就是跟親戚一起做生意的壞處,該論利益的時候,他們論情分,該講情分的時候,又算起了小賬。
顧猛接了錢之後,轉手又交給了外公,留著給他治病。
癌症是治不好的,手術成功了之後,隻是暫時抑製了癌細胞的擴散,以後每隔一段時間還要化療,還要花海量的錢。
一千五也隻是一小部分醫療費。
兩個舅娘看到他把錢給了外公,臉色立馬好轉,一疊聲稱讚他讀書明理,懂得孝順外公。
可沒想到外公一轉手又把錢扔了回來,外公表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自己病了,怎麼能讓顧家掏錢。
老頭子很倔強,堅決不要。
顧猛把那筆錢交給了阿媽保管,表示留給外公治病的費用。
兩位舅娘聽了才鬆了口氣。
其實他搞天麻種植基地,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兩位舅舅家脫貧致富,未來他會一點點地把手上的份子分給兩位舅舅。
隻是兩位舅舅讀書少,不重視技術指導在天麻種植中的作用,等天麻種到了菌棒裡之後,自以為學會了種植天麻的技術。
為了省錢,他們打發走了技術員,出了事也不聯係,導致基地中的溫度與濕度不達標,大片菌絲枯死,否則今年的收入絕對不會是這個樣子。
這件事也給他提了個醒兒,兩位舅舅水平有限,做幫手可以,讓他們動腦子確實有點勉強。
他打算把種天麻的事交給聰明人打理。
.....
年前狀元橋已經正式建成通車。
當時顧猛沒在,鎮上沒有舉行通車儀式。
正月初三,鎮上補辦了一個通車儀式,顧猛是鎮上的吉祥物,自然少不了他。
在儀式上,他放出風去,想轉手天麻大棚的份子。
最先找上門的人令他很詫異,趙家人的趙宏,趙佳也在一邊陪同。
趙宏表示,兩家喝過了和解酒,以前的事就不能再計較了,顧猛要轉讓天麻基地的分子,對趙家應該一視同仁。
顧猛估摸著,趙家有可能想通過這件事來試探一下,自己究竟有沒有真的跟趙家和解。
顧猛和趙宏談生意。
趙佳在一邊可憐巴巴地看著,眼中帶著央求,還拉著顧媽媽做幫手。
顧猛深思熟慮了一番,顧家與趙家有矛盾,可這種矛盾利用起來,未必不能一起發財。
他答應轉讓手中三成份額,手中依然拿著兩成,加上兩位舅舅外公的三成,占了一半。
轉讓的條件不是錢,而是趙家豬飼料廠的份子。
趙家的豬飼料廠是去年辦的,有鎮上摻和,也算是集體企業。
以前專供趙家養豬場,經過一年發展,飼料廠的生意還不錯,年盈利不高,可潛力比種天麻更大。
三成換三成,趙宏不願意,趙家隻占著七成份子,給了他三成,隻剩下四成,不利於控製。
最後兩人協商,三成天麻換兩成飼料廠的份子。
過了兩天,在村委和鎮上的見證下,雙方簽了合同。
顧猛當場把兩成飼料廠的份子委托給了趙佳,飼料廠是她家的,等分了紅,就當作她的零花錢吧,他沒有心思放在家裡的小攤子上。
這一舉動,趙宏很滿意,趙佳很歡喜,顧媽媽也高興。
另外在天麻基地上,有了趙家人的摻和,如同魚群中鑽進了一條凶猛的沙丁魚,希望兩位舅舅能扛得住,彆被吃了。
......
過了破五,年也算是過完了,顧猛收拾好了行囊,準備去蓉城跟楊導彙合。
臨走之前,他去了一趟縣裡,處理一下另外幾攤子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