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0日,農曆的中元節,也就是鬼節。
這一日,顧媽媽起得很早,她在廚房裡蒸了兩塊玉璽大小的豬肉,這是她昨天特意在供銷社買的豬屁股肉,四寸厚的膘,還有一寸厚的瘦肉,賣相很好。
兩塊肉用盤子裝好,放在灶台上,她又拿出兩個空盤子裝了兩塊新鮮的豆腐。
豆腐是從街道上老陳家買的,兩毛五一斤,比正月間足足貴了五分錢。
兩塊豆腐,四四方方的,一共花了一塊錢,一塊錢可以買七八斤黃豆哩,要不是前陣子幺娃從縣上捎回來五十,她定然舍不得買的。
灶台下,放著一個乾淨的背簍。
背簍中有厚厚地一遝火紙、兩爐鬆香、兩封一千響的大地紅鞭炮,攔墳用的鋤頭,再放上豬肉和豆腐做祭品。
等收拾好了之後,顧媽媽把背簍提到簷台上。
“大娃,吃完了麼?”
顧勇坐在門墩上吃飯,聽到喊聲,他快速地扒了幾口飯,一亮碗底,鼓著腮幫子說:“阿媽,吃完了!”
“吃恁快乾什麼?小心噎死你!”
顧媽媽嗔怪地瞪了傻兒子一眼,她又從盆裡倒了小半碗麵湯,等顧勇喝了,才指著背簍說道:“大娃,把這背著,今兒中元節,咱們去後山上看看你阿爺還有阿爸!”
“阿弟沒在?”
“阿弟沒趕上,過年了再去吧!”
“哦!”
顧勇傻笑幾聲,背上小竹簍,跟在顧媽媽身後向後山走去。
顧家後山有座兩座山,一座山擋住了小鎮與丘山縣城,叫作綠嶺,在綠嶺一側還有一座海拔不到八百米的山嶺。
這座低矮的山嶺沒有名字,就叫後脊梁。
綠嶺山太高,樹林又很茂密,不適宜種植農作物。
而後脊梁地勢平緩,早年就有人開墾,大生產時期,公社在山上又開墾了上百畝的旱地。
公社解體,顧家也分了一畝三分地。
上半年種了麥子,下半年種花生,收成還不錯。
除了種莊稼,那片地還有一個作用墳地。
顧家是外來人,沒有風水寶地可以安葬,隻能葬在這塊日日勞作的土地中!
墳地上有兩座墳包,一座是顧爺爺的,一座是顧爸爸的。
清晨時分,陽光從東邊的山間嶄露頭角,陽光灑在茂密的樺櫟樹林上,叫醒了沉靜了一夜的知了。
從顧家院子到墳地之間,有一條之字形山路。
顧媽媽身體弱,走了半個小時才到半山腰上,顧勇倒也懂事,他埋頭跟在母親身後,不說話,隻是靜靜地跟著就很好。
這時山道上又上來兩個人,是鄰居劉長貴和劉大嬸,兩人都扛著鋤頭,準備去山上地裡乾活。
劉大嬸看著顧媽媽和顧勇都空著手,好奇地問道:“芳妹,你們上坡咋不拿鋤子啊?”
顧媽媽笑道:“去墳上看一下。”
“哦!”
劉嬸點了點頭,“我們早上去過了!”她又看向悶頭不語的顧勇,笑道:“大勇,給你找個媳婦好不好?”
顧勇嘿嘿一笑,自顧自地把玩著一隻帶著小鏟子的綠道士(金龜子)。
劉嬸暗罵一句傻子,又說:“芳妹,我跟你說個好事。”
“啥好事?”
劉嬸笑道:“下河村的韋昌海你知道不?”
顧媽媽點了點頭。
“哈哈,他們家有個大姐,跟大勇一般大,長得還不錯,上半年搬回娘屋裡住,上次逢集遇到韋昌海,聽他說想給大姐尋個人家,我提過大勇的名字,韋昌海覺得還不錯,芳妹你覺得咋樣?”
“韋昌海的女子?”
顧媽媽眉頭一皺,臉色有些不好看,聽說韋家女子不正經,勾三搭四的,丈夫死了一年還生了一個娃,公公家顏麵儘失,狠心把她趕回了娘家,這種女子怎麼能要呢?
“劉姐,我屋裡就是這麼個情況,哪裡有錢給大娃娶媳婦啊,等過兩年屋裡好轉了再說。”
劉嬸看到顧媽媽臉色不好,勸道:“芳妹,你莫要聽一些人鬼扯,韋家女子我見過,秀秀氣氣的,挺守規矩的。”
顧媽媽敷衍道:“我知道,就是家裡不寬裕,等兩年再說。”
見顧媽媽不鬆口,劉嬸也沒有再勸,岔過話題,說起了彆的事情。
“太陽快出來了,莫要嗦了!”
劉嬸的男人劉長貴在前麵叫喚了一聲。
“喊啥子喊,你不會先去地裡?一個大男人連那點活都乾不了?我真是個苦命人,一天忙了屋裡忙坡上,累死累活的,始不該當年跟了你這個悶頭驢子...”
劉嬸黑著臉,大罵了一陣子,劉長貴一聲都不敢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