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一起幫忙洗地(1 / 2)

,最快更新重生之鐵匠凶猛最新章節!

“哎,原來顧猛是為了錢才答應跟鄧麗珺交往呢,我以後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人財兩得,我怎麼就遇不到這麼好的事情呢?”

“我要是有顧猛那麼壯那麼有才就好了,到時候也找一個大明星包養我”

倪辰等人炮製的新聞爆出去後,在島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有人鄙夷,有人羨慕,有人疑惑,有人噗嗤一笑,有人冷眼旁觀。

隻是顧猛的名聲確實臭了,本來兩人之間是純純的愛情。

加入了利益元素之後,兩人的關係不再單純,從言情變成了商戰。

在大家的口中,顧猛成了欺騙歌後感情和財產的大騙子。

有很多粉絲紛紛宣布掉粉。

一個唯利是圖的人怎麼能作為偶像呢?

可沒過兩天,明報、文彙報、成報等香江大型報刊紛紛刊登一則驚人的消息。

香江第一大電影公司嘉和電影公司,於昨日宣布與匠藝娛樂公司交換股份,交叉持股。

隻憑這一點倒不怎麼驚人。

驚人的是,兩個公司居然是等價交換,10的嘉和股份交換10的匠藝股份。

嘉和影業有三位創始人,周文懷、何貫昌、梁峰三位。

最初周文懷出資最多,占了大頭,何貫昌是二股東,梁先生去世後,賣出了股份。

與匠藝交易之前,周先生擁有55的嘉和股份,何貫昌28,其餘17的股份由各個小股東持有。

這次交易,周先生拿出了6,何先生拿出了4,交換了顧猛手中10的匠藝股份。

顧猛一躍成為嘉和的第三大股東。

據財經報道評估,嘉和的片庫、片場、院線等資產加起來接近三十個億。

即使扣掉數億債務,嘉和的市值大約在25億左右。

而匠藝公司什麼都沒有,連辦公室都是租賃的,除了投資了幾部電影,完全是一個皮包公司。

據財經雜誌評估,匠藝的市值大約不到一億。

1個億與25個億相差25倍。

這麼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嘉和的兩位老大竟然做錯,竟然答應了雙方等價交換。

也就是說嘉和用25億換了匠藝的1千萬,相當於白白送了顧猛兩個多億。

嘉和的周文懷先生和何貫昌先生瘋啦?

這麼做生意,對得起他們過世的數學老師嗎?

嘉和為什麼要答應跟顧猛等價交換股份呢?

有記者采訪何先生,問了這個問題。

何先生沒有一點上當受騙的自覺性,反而像是撿了個寶貝一樣,樂嗬嗬地說,“匠藝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公司,我很看好嘉和與匠藝的合作上當受騙?沒有沒有,本來我們打算相互持股20,可惜顧猛不同意,哎~~”

看到何老先生一副送錢送不出去的模樣,現場的記者觀眾十分蛋痛,這個老頭不正常,要不要給精神病醫院打個電話?

“哈哈,周文懷和何貫昌不是一向很精明嗎,這次怎麼儘出昏招?25億換一千萬,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

清水灣邵氏電影總部辦公室,邵氏掌門人邵六叔在靜靜地看著報紙。

對麵他的二夫人方怡華女士看完了報紙,鄙夷地笑了起來。

邵氏一向跟嘉和不對付。

在六十年代,邵氏電影獨霸香江。

周文懷也曾是邵氏內部人物。

六十年代末,周文懷帶著一批人離開邵氏,創立了嘉和影業,開始跟邵氏唱對台戲。

七十年代初,李小龍先生最初的選擇是邵氏影業,但他開口片酬要一萬美金。

邵六叔一向對藝人的片酬管理比較嚴格,當場拒絕了他的要求,隻答應給2500美金。

李小龍不滿意,轉身投入了嘉和的懷抱。

李小龍和嘉和的合作十分成功,連續三年霸占了香江電影票房冠軍,打破了邵氏一統香江的格局。

之後嘉和又借助許貫文兄弟、陳元龍等人,成功壓製了邵氏電影,將邵氏拉下馬。

可以說邵氏電影的衰落,跟嘉和有很大的關係。

邵六叔對於周文懷曾經的出走,抱有很深的成見,認為這是一種背叛。

他耿耿於懷,不能釋懷,因此才會在九十年代末,在影視城上對嘉和出手。

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邵六叔忍了三十年才來次大的。

一擊致命,導致了嘉和的衰落。

不得不說,老年人的手段還是非常犀利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