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他不會是來砸場子的吧?(1 / 2)

重生之鐵匠凶猛最新章節!

“哎~”

兩天裡,顧猛帶著樂隊走遍了東京的各個熱鬨的街區。

東京是東洋音樂的前線陣地,這裡的人也代表了東洋人在音樂上的品味和選擇

經過兩天的演出,顧猛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現實,華夏音樂在這裡行不通。

甚至有種瞧不起的態度,不論是搖滾還是流行音樂。

八十年代初,東洋著名音樂理論學者林久保平考察了亞洲各國音樂文化現狀之後,出版了一本音樂理論專著。

該書主要講述了東洋音樂對亞洲,乃至世界的影響。

他認為東洋音樂受到歐美音樂文化的影響極大,又能保持本國的文化風格,形成了獨特的東洋音樂文化。

七八十年代東洋文化開始影響亞洲各國。

高麗、香江、苔灣等地的流行音樂大都效仿了東洋音樂。

許多翻唱自東洋的歌曲都拿到了各地音樂節的金賞。

林久保平在書中羅列了曆年各地音樂節的數據。

高麗香江等地曆年最紅的音樂專輯中,前五名中,至少有一首是翻唱東洋歌曲。

不得不說東洋音樂的影響極大。

最後林久保平又在書中提及了漸漸複蘇的華夏內地音樂文化,主要是流行音樂與搖滾。

他得出了一個結論:

東洋人學習了歐美流行搖滾的風格,香江人學習了東洋,華夏內地又學習了香江。

也就是說,華夏內地的流行音樂與搖滾算是東洋的徒子徒孫。

這本書在東洋的反響很大。

它讓東洋人知道了東洋音樂的影響力十分強大,充分滿足了小島國民的虛榮心和自尊心。

同時東洋人也知道了一件事,哦,原來古老的華夏在向我們的徒弟學習唱歌,喲西~

這種心理就跟國人看待東洋、高麗崇尚儒家文化一樣,你們學的東西都是俺們玩剩下的,牛逼個錘子,或許比那還爽。

東洋音樂可以接受香江音樂,追捧香江音樂人,因為香江算是二代,但不會欣賞追捧華夏的三代音樂。

到了三十年後內地音樂也未能闖進東洋人的眼中,從東洋曆年的音樂大賞中,很少發給內地音樂人,這便是瞧不起。

87年的現在,正是瞧不起的時候,他們邀請華夏樂隊來參加音樂節,貌似有點兒包藏禍心。

他們是想讓華夏人站到台上表演一下,讓東洋人看看。

看看華夏音樂是什麼樣子的?

林久保平先生有沒有說錯,華夏音樂是不是東洋音樂的徒子徒孫?

大家一看,喲西~,果然是的。

徒孫表現不好,無所謂。

表現好了,那也是我們東洋人的功勞,或許還會發個獎鼓勵一下,就跟老泥瓦匠看到小孫孫會用尿和泥巴糊牆一樣樣的心情。

“哎~,我太難了!”

涉穀道玄阪,一家名叫赤駒的居酒屋裡,顧猛麵對著牆,一個人埋頭痛飲。

下午四點多,樂隊表演回來,竇偉陳偉跑了兩天都累了,回房間休息。

顧猛給鈴木放了假,獨自一人來到酒店附近閒逛,進入忍者狀態的張林沒有打擾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