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廢話麼,總裁跟董事長打擂台,誰敢勸?沈妍摸摸鼻子,沒接茬,該說不說,顧氏的局麵有她的一份功勞呢。
賀嫣到底還是忍住了,沒有求沈妍去說合。相處這些天,她已經十分了解沈妍了,沈妍這人極度自信,就不是個能聽勸的人。
“彆管彆人了,乾活吧沈總。”賀嫣說。
沈妍挑眉,沒想到啊,經過她幾個月的洗腦,顧知行跟顧夫人在賀嫣那裡終於變成“彆人”了。回想起剛穿過來的時候,賀嫣一心為他倆考慮的樣子,頗有恍若隔世的感覺。
放下手機,沈妍就投入了工作。
他們公司的項目是把學校實驗室研究的AI大模型落地,進行商業化。沈妍的世界裡AI已經有了很成熟的商業模式,所以她很清楚哪些賽道適合初創公司。
原劇情裡,賀嫣選的賽道是醫療方向。即使在她的世界裡,賀嫣選的醫療賽道也是發展非常不錯的。不過那是兩年以後事了,那時候AI模型已經升級換代了幾次,才能被成功接入醫療。
而目前這個時間節點,技術還沒有發展起來,即使有她的先進認知,但沈妍畢竟不是研發人員,她不懂這種東西要怎麼升級換代。賀嫣大學的專業跟人工智能相關,對AI了解比她要深一些,不過水平也僅限於把研發人員闡述的技術翻譯成大白話講給沈妍聽。
所以沈妍很快就放棄了拔苗助長的想法,嘗試從輕醫療切入,讓AI做一些即使突然智障也害不死人的活。比如,心理療愈一類,主打精神陪伴的工作。已經初步在一些心理診所進行了試點。
雖然隻是小規模測試,但反響意外的好。畢竟卷進了社會的漩渦,是個人都得有點精神創傷,但心理醫生少且貴,還很難約上。相比之下,跟人工智能傾訴便宜便捷得多。
試水初步成功,整個團隊都非常振奮,這段時間人人工作熱情空前高漲,沈妍也不例外。投入到工作中以後就徹底把顧知行拋到腦後了。
直到小助理哭喪著臉敲開她辦公室的門,哆嗦著說明前因後果,沈妍才想起來這碼事。不過她沒想到的是,短短一天世界,新聞的風向就變了。
假新聞在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