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華幾人,相互看了看。
隨即就聽李寧華說道。
“老於,我看這樣。
這次的延壽丹,我們這些人不參與分配。
不說我們分配了,現在也不能使用。
單我們身體的狀況。
其實現在就沒有必要使用延壽丹。
這次。
我們首先考慮,在戰爭年代。
為我們大寧立下功勞,並且還健在的老同誌。
這些老同誌,比我們更加需要延壽。
畢竟我們建國都七十多年了。
現在還健在的老同誌已經不多了。
他們存在。
不但能讓我們更多的大寧人,能知道當年的艱苦歲月。
更是一種精神傳承。
其次,就是江寧大屠殺遇難者幸存者。
之所以是他們,原因很簡單。
他們是江寧大屠殺的親曆者,是曆史的見證者。
他們的存在,告訴了我們,落後就要挨打。
對於他們個人來說,是一種苦難,是一種不幸。
但對於當下我們來說,就是一種警醒。
讓我們牢記曆史教訓,不讓曆史重演。
除此之外。
他們的存在,對我們後輩也有著很深的教育意義。
當年那場由桑葉國,在江寧製造的震驚世界的大屠殺。
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了。
可時至今日。
桑葉國人都不承認它們,在江寧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哪怕證據擺在它們麵前,它們也不認。
最可氣的是。
我們中有那麼一批人,也認同桑葉國人的想法。
甚至為桑葉國辨駁、尋找佐證等。
而這一點。
特彆是我們那些,受到高等教育的專家學者。
更是對桑葉國的話篤信不已。
當然這些人中有些,隻是單純的想提升自己熱度。
但有的卻是真為桑葉國著想,說它們變質了都不為過。
而對於七十多年前。
戰敗一事,桑葉國其實壓根兒都不服氣。
它們並不認為是我們大寧人,打敗它們的。
他們一直以來都覺得是五月,花打敗它們的。
這一點從它們的民間到官方,都是這樣想的。
其實。
從當年它們遞交投降書時,記錄和影像來看。
桑葉國人也玩了字眼。
根本就沒有提投降、戰敗,隻是說終戰和保全國體停止戰鬥等。
而當年作為我們大寧的受降的代表,作為戰勝國的代表。
在接受桑葉國代表遞交投降書時,比桑葉國那個戰敗國更像戰敗國。
當年因為不是我們作主,所以知道了也無可奈何。
現在嘛,大寧由我們作主,我們可不能同他們一樣。
這些年,經過我們幾代人的努力,腰杆子終於硬了起來。
該解決的事情,也該解決了。
所以需要江寧大屠殺的幸存者們,來見證。
前一段時間,我在江寧去視察工作時。
還同江寧的同誌聊起個這事。
要是我沒有記錯的話。
目前江寧大屠殺,登記在冊的幸存者,僅剩三十八人了。
因此有這麼一個,讓他們增加壽命的機會。
就要算他們一份。
最後,就是建國後,為我們新大寧作出重大貢獻的老同誌。
特彆是參與兩彈一星,設計製造的科學家們。
他們都是我們國家的寶貝。
當年我們新大寧立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