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慕容家族(2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1098 字 10個月前

“李帥,既然如此,我們需要區彆對待吐穀渾俘虜和吐蕃俘虜,最起碼讓他們吃飽穿暖,才能感恩於大唐。”岑參向李瑄提醒道:“您還要向聖人表奏放走吐穀渾俘虜的原因,再經過聖人同意,以免落人口實。”

“我會立刻上奏聖人,明年開春,就放這七千餘吐穀渾俘虜離開。”

李瑄點頭,向劉單吩咐:“將吐穀渾俘虜改為一日兩餐,飯足,衣足。為他們在湟水城外搭建一個大營,允許他們在大營中活動。”

“遵命!”

劉單領命。

在李瑄看來,這些吐穀渾俘虜回去的時候,被吐蕃人懷疑,虐待、殺死,更容易激起吐穀渾民憤。

來大唐地界,投降不殺已是恩典。

如果大唐放回吐穀渾俘虜,吐蕃因懷疑而殺害,吐穀渾說不定會再來一次叛亂。

慕容王室投靠大唐,世為唐將,會給吐穀渾人一個很好的啟發。

隨後,李瑄與佐吏又討論一番關於此次軍功賞賜的事宜。

李瑄會從府庫之中,取一批絹錢,用以賞賜立下跳蕩之功的將士。

最重要的是明確戰死士兵、傷殘士兵的撫恤,李瑄讓劉晏來實施。

朝堂的獎勵,正在運往湟水的路上,需要一段時間。

還有對軍中將領們的提拔。

李瑄奏高秀岩為都知兵馬使,辛雲京和南霽雲同為臨洮軍副使。

原來的副使辛思廉,李瑄奏他為寧塞軍使,兼寧塞郡太守。

寧塞郡的太守,因任期至被調走。

奏安思順兼任安鄉軍太守,鉗耳大福升左武衛中郎將。

車神塞奏為左龍武衛郎將,李瑄看他挺適合統領重騎兵,就讓他暫時統領重騎兵。

隴右都虞候的職位再找其他人擔任。

除此之外,李瑄又為諸軍數十名官吏奏升職事官。

至於朔方節度使副大使,隴右討擊副使,李瑄暫未有任命。

等一段時間再看看。

將士們升官發財,都很高興。李瑄的賞罰明確,公布諸軍,使諸軍心服口服。

沒有立下大功的將士,都非常遺憾。希望下一次戰鬥能在他們的防線出現,或者李帥能調集他們的軍,前去戰鬥。

隴右諸軍在經曆大戰的損失後,李瑄立即令佐吏準備招兵事宜,補全軍隊,重新整訓。

這一次漓水之戰,在戰場上損失的戰馬有兩千匹。

但繳獲完好的戰馬一萬五千匹,分給河西三千匹後,還有一萬兩千匹。

按照李瑄的計劃,臨洮軍將擁有四萬匹戰馬。

這些戰馬補入臨洮軍後,還多一千匹。

李瑄將這一千匹戰馬分給這次作戰有功的鎮西軍。以增加鎮西軍的機動力量。

臨洮軍現在湟水城周圍,分十六個大營,能放開訓練。

李瑄要求最起碼到明年秋天,全體士兵都要具備精湛的騎術。

……

十二月初,天空又下起大雪,天氣也更加寒冷。

士兵們不得不停止訓練,這個時候保養好馬匹才是最重要的。

據探馬說,連青海湖都被冰封。

李瑄在等待朝廷賞賜到來的時候,親衛向他稟告,有西域康國栗特人來求見他,說是來感謝李帥。

李瑄頓時明白這些胡人的來曆。

“康甲宏拜見元帥,多謝您能幫助我們將馬匹討要回來。”

一名白色皮膚,高鼻深目的男子進入堂中,用漢人的禮儀向李瑄一拜。他能說出一口流利的漢語。

康甲宏吃驚於李瑄的年輕與英武。

看樣子連胡子都沒有長出來的毛頭小子,卻是統領隴右的元帥。

之前李瑄擒拿突厥可汗,名聲已經傳到河西走廊上。

在不久前大破吐蕃後,名聲更是響亮。

栗特商隊雖然有瞭望手、護衛,但一入唐境,麵對官商勾結的豪強,這些根本沒有用。

被奪去黃金、寶石、馬匹,想要報官都沒有門路。有的時候,能活著都算幸運。

康甲宏在得到張文儼的提示,再次回到武威後,搶奪他良馬的豪強,畢恭畢敬地將他的良馬奉還,並且還賠償一些金子,希望他不要追究。

由此可以看出李瑄身在隴右,就能影響河西走廊。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李瑄擺了擺手。

他對頗具經商頭腦栗特人一向好奇。

粟特人建立過許多綠洲城邦,但從沒有建立過統一的國家,因此長期受周邊的強大外族勢力的控製。

在整個絲綢之路上,到處都能看到栗特人建立的村落,河西、隴右、關中,甚至河洛、淮南都有世代定居的栗特人。

他們也是東方最早生活的白色人種!

毫無疑問,他們在這條連接東西的絲綢之路上賺取大量財富,但往往又守不住自己的財富。

他們疲憊奔命一輩子,他們唯利是圖,有時鋌而走險,卻落得一場空。

“元帥的威名,我早就聽說過。沒有什麼好報答的您的,我將最好的一匹馬贈予您,希望您能滿意!”

康甲宏請李瑄出來,觀看寶馬。他謝李瑄,當然不是空手他的。

除了謝意,他還希望得到隴右元帥李瑄的庇護,以後就不怕那些豪強勒索、欺負了。

“商人以信而立,我掌管大唐馬監,自然希望與牧監合作者,能得到公平的待遇。我們大唐是海納百川的國家,外國之人來經商,隻要不違背大唐的律法,我們倒履相迎。如果受到不公的待遇,我會主持公道。至於馬匹,我就不收下了。”

李瑄想與栗特人建立好關係,以便於將來的計劃。

大唐商人輕賤,李瑄身為主帥,不可能去經商,否則一定會被政敵扣上謀逆的帽子。

而且一旦經商賺來錢財被發現,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

“元帥您高風亮節,我欽佩之至。我此次攜帶的五十餘匹西域良馬,全賣給大唐的牧監。祝願您能培育出超過青海驄那樣的良馬。”

康甲宏未再強求,在他心裡李瑄的地位,不在乎一匹良馬。

青海驄就是吐穀渾人用青海馬和西域馬培育而成。

但能被稱為青海驄的良馬十分稀少。

“你去安鄉郡後,所攜良馬我大唐都會高價收購。以後你們這些外國商人在絲綢之路上被搶奪、勒索,都可以來找我,我力所能及,會為你們處理。”

李瑄沉吟片刻後,向康甲宏說道。

他想提前種下因果,在栗特人中建立威望。

他以後的諸多計劃中,必須要用到栗特人,包括入主西域,驅逐大食,征服昭武九姓的故地,那裡更是栗特人的故鄉。

“元帥,這是真的嗎?據我所知發生在大唐境內對商人不公平的事情有許多?”康甲宏不敢置信地說道。

在大唐元帥眼中,他們被欺負應該隻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怎麼會輕易承諾幫助他們。

“我是為了大唐,能保證你們胡商的利益,才會有更多胡商來到大唐,使大唐更加繁榮。”

李瑄正色地向康甲宏說道。

以後麵對李隆基,他也會這麼說。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