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欣也感念於古人赤忱,不過就教了些常識性的知識,卻還是把自己當成真正的老師對待,放在心上,是個真正值得相交之人。
逛完回來,把所有的東西安置好。
廚房這邊訂了個簡單的木頭架子,中間放置調料,下麵放置米麵油。
然後每個房間都貼上了新的窗戶紙,每張炕上都鋪上了新編的蘆葦席,還有新的褥子,和棉花被子。
看著嶄新的棉花被子,蔣欣實在是心疼的很,遼東的一斤棉花竟然要三錢銀子,一床八斤的被子,二兩四錢銀子,根據現在的物價,按照前世兩千零二十年末世前的物價換算,一兩銀子相當於六百元,二兩四錢銀子,那就是一千四百四十元。
一雙被子啊,一千四百多,就是一床最好的蠶絲被子也不過八九百的樣子。
小胡氏對於蔣欣的驚歎,有些驚訝,想了想道:“大周朝棉花產量本來就底,就算在京城,一斤棉花也要一錢多銀子,八斤的棉被也要一兩多一點的。”
好吧,合著棉花在古代就是奢侈品?
破屋子房頂經過修葺,房間收拾之後,到也溫馨了不少。
這一折騰,也到了晚上。按照地域劃分,遼東,在蔣欣的前世,應該是靠近東三省的位置,最西側是十萬大山,往東就是北夷國。
但是這裡卻不是前世的東北盛產稻米,而是以小麥,蕎麥,高粱為主食,土壤也沒前世在東三省見到的黑土地,多是貧瘠之地。
回來的路上,買了二十個粗麵饅頭,稱了十斤豬肉,其中五斤是板油。
範春花和蔣荷一起切豬肉,豬板油,小胡氏則把板油熬出來,撒上花椒和胡椒粒,就全部盛在壇子裡了。
晚飯由蔣欣掌勺燒了五斤紅燒肉,以及油渣炒大白菜,兩棵白菜,炒了一大盆出來。
盛出來一些留著明早上當做飯,剩下的全部都端上了端了用土磚塊製成起來製成的一張建議飯桌上,大家夥有站著的,有坐著缺腿的凳子上的,點著煤油燈在堂屋裡吃了第一頓飯。
秦浪果然食量很大,哪怕中午吃了那麼多羊肉和胡餅,晚上這一頓也是沒少吃,蔣欣卻注意到,他都是等大家吃飽了,才把剩下的全部包圓了。
晚上,所有人都簡單擦洗了下,躺在了熱乎乎的炕上,都覺得這樣的日子其實也還不錯,沒有對比沒有傷害,在獎勵過苦難之後,人就會變得珍惜現有的一切。
大家夥被分到了名叫羅大牛的管理的小隊,開始挖水渠的活計。
加上他們這幾個新分來的,一共有一七十人,卻要在十五天隻能,修葺三百米的一段水渠。
彆覺得這點距離,這水渠是聯通大壩的,要深三米,寬三米,周圍要砌上石頭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