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之死不查則矣,一旦探查起來,果真另有隱情。”元珩薄唇抿成一線,皺眉思索,“阿玉果真敏銳。”
他雖知英宗之死有異,但此前他所得信息僅來源於高皇後一人,他所知的也不過是杜太醫用錯了藥致使英宗病亡,若非鄭寒玉提醒,他不一定會懷疑最先為英宗診治的程太醫。
英宗死後,齊太後將杜太醫一家趕儘殺絕,卻放過了程太醫,想必當初連齊太後也並未發覺程太醫的異常之處,但從蕭儼搜尋到的訊息來看,卻並非如此。
“查訪昔日殿中省藥童與程太醫家眷一事,要比我預料中的難上許多。”元珩無意識地把玩著腰間垂著的香囊,語氣嚴肅,“蕭儼來報,程太醫家眷已舉家搬離族地,遷去了江南。”
“而周隨遍尋殿中省尚藥局藥童,得到的消息卻是……那藥童一年前犯了錯被發配去了東都行宮。”
鄭寒玉聽了元珩所言也詫異道:“兩條線索竟全斷了,若當真有未發掘的隱情,這背後之人當是萬分謹慎之人。”
元珩臉色並不好看,鄭寒玉細細回味蕭儼所言,又道:“陛下以為,此事是巧合,還是一人所為?”
她這話問到了元珩心坎上,元珩臉色更差了。
“若是巧合,便也罷了。若是一人所為,此人將與案情有關之人分彆送去東都與江南而不引人察覺,其勢力牽涉東都、江南與皇宮,當真不簡單。”元珩眸光發寒,笑得諷刺,“這皇宮之中除了你我所居的紫宸殿,恐怕沒有哪一處是不漏風的。”
“太醫家眷倒是不難尋訪,他們舉家搬遷,沿途必然留下痕跡,命人沿路細細查問,總能得一二線索。但東都行宮眾多,要從哪裡尋一個小小藥童而不打草驚蛇呢?”鄭寒玉攥緊裙角,她當初進宮是為避禍,沒成想進了宮才知她夢中所窺危機不過冰山一角。吐蕃與虞朝實力相當,即使有朝一日吐蕃人真攻進了長安,雖能重創虞朝,卻無法使其氣絕。
能令大虞這個龐然大物徹底覆滅的,隻有其柱梁內部的蠹蟲而已。
……
五月二十,帝後欲將溫靖皇後從寧安宮接回宮中安養,溫靖皇後再三拒之,自請前往東都行宮。
高家老太君憐女兒才經喪子之痛又獨自離鄉,承鄭皇後懿旨,擇府中年方三歲的十四娘高遂安隨溫靖皇後離京,承歡膝下。
高晏舒離京的那日,鄭寒玉前往通化門送她。
“藥童之事,我會著人留意的。”高晏舒氣色比鄭寒玉初見她時好了不少,她立於馬車前,身後車簾鑽出一個小小的腦袋,平昌王元殊,如今當稱高十四娘高遂安,正好奇地看著鄭寒玉。
“多謝。”鄭寒玉頷首道。
高晏舒挑眉,“謝我作甚?我是為自己的夫君查明死因。”
“我終於解脫了,是我要多謝你們。”她輕輕道。
“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