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骨觀心》全本免費閱讀
“點天燈?”
盛從周喃喃道,“此地竟然真的發生過這種事情!”
棠梨想到盛大人說的那首童謠,果然和這個案子有關。
“指揮使大人讓卑職查的那首童謠,卑職已經查過了,眉山的山區裡,確實有點天燈的傳說,至於這首童謠,卻是最近才流傳起來的。卑職接到大人的信後,就在派人調查此事,目前還沒有查出背後搗鬼之人。”
錦衣衛總旗梁再鬆,聽聞指揮使大人提及‘點天燈’,就如實稟報了調查近況。
棠梨狐疑的望著盛大人。
“大人,富人點蠟燭,窮人熬蠟油;阿翁搓燭心,阿母蘸蠟頭,這首童謠的前半部分,倒還聽著挺正常的,隻有一些幽微的怨懟。關鍵是後半部分,阿兄點天燈,阿嫂熬屍油,做根鬼蠟燭,免遭陰魂苦,似乎有暗示,這蟲白蠟為屍油做成,所以才會帶來災殃的意思。而且,若是他們做的是鬼蠟燭,那就能將他們的罪愆轉移走,可他們所犯罪愆,究竟是什麼呢?難道指的是在蟲白蠟中下毒嗎?”
盛從周眸光幽深,以眼神安撫棠梨稍安勿躁,又示意賈燭匠接著講下去。
賈善生便接著道,“大人有所不知,由於眉山曆來是,高山產蟲低山產蠟,所以飼養白蠟蟲的農人,需要將雌蟲在高山樹上產的幼蟲,轉移到低山地區產蠟,完成從飼養到放養。農人們要上樹采集蚧殼,還需要將雌雄幼蟲分開。大規模的蟲卵放養,頗為耗時耗力。”
“一般而言,雌幼蟲喜歡分散著,棲息在樹葉的正麵,而雄幼蟲則喜歡群棲在,白蠟樹葉片的背麵。農人在初春時節,將從高山區采集的蚧殼,用油桐葉包裹起來,將蟲包綁縛到白蠟樹的枝條上,等待幼蟲長大後,自行從油桐葉包爬出來。整個過程聽起來簡單,但幼蟲十分脆弱,對放養時間、天氣狀況、空氣濕度、樹木枝條選擇,乃至放養高度等,都要求很高,一個不小心,幼蟲就會死掉。”
“去歲冬,眉山縣令郭睦,因貶職來到眉山。為了提前一個月,讓宮中貴人用上龍涎蠟,就命令農人將高山采集的雄幼蟲,放置在高日照的地方,加快白蠟蟲的發育時間,這樣白蠟蟲確實會提早分泌,可每隻蠟蟲分泌的量,卻會大大減少,而且還會造成大量白蠟蟲死亡。”
“雖然是竭澤而漁之舉,可他本就不打算在眉山久留。而且去歲夏天,聖上見眉山進獻的龍涎蠟,居然比往年早了一個月,聖上龍顏大悅,表彰了郭縣令,他今歲就越發猖狂。為了拿出政績調回京城,也為了討好聖心,他在明知白蠟蟲季令生長的情況下,還下達了死命令,要求眉山的農戶們,務必確保提前兩月,生產出第一批龍涎蠟,數量比去歲還多一倍。”
“因著白蠟蟲生活的低山地區,白天日照不高,若是將蟲卵挪到有太陽的地方,白蠟蟲就會大量死亡。所以,郭縣令就想出夜間照明的方式,在整個白蠟樹上點燈照亮,既可以催促蟲卵生長,儘快分泌,幼蟲又不至於被曬死。”
“而農人們白日勞作,晚上還要看著燈火,以免出現意外山火/可以說是,日夜操勞,不堪重負。可即便如此儘心儘力,還是有大量蟲卵死亡。”
“今年六月六日,天貺節那天,因著益州信道,這一天,各大道觀都有法會,按照往年慣例,益州境內,必會休沐一日,人們五更起來燒頭香,去道觀祈福禱告,還要參加盛大的廟會。可郭縣令過去是京官,初次來到這裡,並不尊重我們古蜀巴人的信仰,以六月農忙,飼養雄幼蟲早日產蠟為由,不允許農人們那天去道觀。”
“就有十幾名積怨已久,年輕氣盛的農人,帶頭反抗郭縣令的命令。郭縣令就下令官兵們,以謀逆罪將這些人抓獲。扒光他們的衣服,用麻布包裹後,束縛成燈柱的樣子,將他們浸泡在油缸中,再將他們吊在木杆上,從腳心上剜出小洞,放上鬆油燈點燃...”
“郭縣令說,就以他們的身體,來點亮天燈,照亮整座山林,加速白蠟蟲在夜間生長。”
“整座山上,夜夜哀嚎不斷。十天十夜,這些人才力竭而死。”
賈善生想抹掉眼淚,眼淚卻越擦越多,哭皺的老臉上,溝壑般縱橫著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