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五候蠟燭08(2 / 2)

畫骨觀心 桐葉長 4224 字 2024-07-11

富人點蠟燭,窮人熬蠟油

阿翁搓燭心,阿母蘸蠟頭

阿兄點天燈,阿嫂熬屍油

做根鬼蠟燭,免遭陰魂苦

“屬下問過,有年齡大的人說,這是一首益州山區裡的童謠,和一個傳說有關。”

“當地有傳,這鬼蠟燭,也叫黑蠟燭或死人蠟。以死人的屍體,熬煮出屍油做蠟油,然後將人皮烘烤多日,再反複揉搓成燭芯。如此,人皮燭芯和屍油蠟油,就做成了傳說中的鬼蠟燭,鬼蠟燭永遠燃燒,永不熄滅。

製作鬼蠟燭的人,是為了將自己所做的業障,全部惡行和罪愆,轉移在蠟燭中的鬼魂身上。這樣做成的鬼蠟燭,點燃後不會出現光,但是會反複折磨蠟燭中的鬼魂,直到將其變成惡鬼為止。如此,蠟燭不斷流傳下去,製蠟之人高枕無憂,使用此蠟之人也會受到惡鬼糾纏。”

盛從周眸光,意味不明。

“益州府山區的童謠,為何突然間在盛京城傳開?去查查背後傳播之人。”

謀殺皇室,是誅九族的大罪!

凶手膽大包天不說,還有恃無恐!這個節骨眼上,還能散播流言,玩弄人心。

盛從周默念著童謠的歌詞,“富人點蠟燭,窮人熬蠟油;阿翁搓燭心,阿母蘸蠟頭;阿兄點天燈,阿嫂熬屍油;做根鬼蠟燭,免遭陰魂苦...”

“點天燈?”他神情有些嚴峻。

點天燈,元旦夜晚,家家戶戶用長竿懸掛燈盞,通宵達旦,徹夜不息,稱之為點天燈。

隻是,盛從周是錦衣衛指揮使,翻看過很多失傳的酷刑,不由想到一種古老的刑罰,十分泯滅人性。

大靖未統一前,益州和三湘地帶,曾經巫術橫行,點天燈最初是巫醫們,用來裝神弄鬼騙人的把戲,後來被地方土匪用來燒人取樂。

土匪們將路過的行人,扒光衣服,用麻布包裹後,放進油缸裡浸泡。到了晚上,將人綁在一根高挺的木杆上,從活人的腦袋上,鑽一個小洞,倒入燈油並點燃,以此照亮整個山寨子。

當然,腦袋開洞,人死得比較快,若是從腳上小孔開始點燃,劈裡啪啦,屍油爆裂的聲音,據說能持續一整夜。

盛從周滿眼都是不解,這首童謠是否暗示著什麼?若是童謠和此案有關,那為何這首童謠裡的人,聽著似乎是受害者,又同時是施害者?益州那裡究竟發生什麼?

“季風,加派人手,務必查清楚,這首童謠,短短大半日,是怎麼在京城中流傳開的?”

“還有”,他遲疑片刻方道,“最遲明日,須得動身去一趟益州,你去提前準備一下!”

“魏執筆也要去嗎?

季風問得很合理,益州山高路遠,若是魏執筆跟著,需要備好馬車,路上拖拖拉拉,到達益州至少半個月。

而若是錦衣衛緹騎快馬加鞭,七日就能到達益州府。

盛從周蹙眉沉思著,“此行路途遙遠,魏執筆...就不必去了!”

季風眼裡閃過詫異,卻也很知趣的躬身告退。

盛從周揉了揉眉心,他過去也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