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顆鹵蛋,有了係統咱就圖這個?》全本免費閱讀
天呐,還是老周把事情想得簡單了呀。
這製藥廠產生的汙染,像是一場無聲的雨,是一滴不漏地全都會留給田村市的。
但這就業機會,卻壓根兒就沒想給田村市漏出來一丁點兒。
這也很好理解。
招日本人進廠,成本高昂,要比東南亞的實習生,貴上四到十倍。
而蘆名他們家就一直經營實習生的中介生意。
這裡麵的便利,又怎麼會放過。
而掌握熟練工人這項資源之後,蘆名還可以利用起來,形成反向製衡製藥廠的籌碼。
他們像一群精明的獵人,在這片充滿機遇的森林中,尋找著最肥美的獵物。
全部都用東南亞的實習生,一兩年就換一批新人過來。
這也是個好毒辣的主意。
這些年輕的麵孔,就像稻田裡的稻穗,一茬接一茬,永遠割不完。
他們來了,又走了,帶著對這個世界的憧憬,卻不知自己已被卷入了一個無形的旋渦。
製藥廠汙染,後果因人而異。
有的後果讓人不會聯想到,與製藥廠有關。
而有的後果,是不會立即顯露出來的。
通常有個潛伏期。
幾個月,甚至幾年。
到時,這些實習生可能早就回到了東南亞,中間經曆了幾份不同的工作。
這時,再想把身體的狀況與當年來到田村市的經曆聯係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的。
很多時候都會被忽略掉了。
就算一些有著共同經曆的工友,意識到是製藥廠的問題。
可他們聚集在一起的力量,也並沒有多麼強大。
這中間的波折與困難,又豈是那麼容易就能翻越的。
製藥廠可能給當地官員一些好處,那這些指控,就根本飄不到日本來。
即便一切都衝破了,大家合力把製藥廠推上了被告席。
可彆忘了,還有核電站這個巨大的保護傘呢。
要知道,東電核電站的核汙水排海,全世界有多少國家氣不過。
他們想提出索賠,可就是沒有辦法。
其中的一個關鍵點,就是需要索賠方證明,核汙水排海與本國國民受到的傷害之間,是有因果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