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南瓜商人(2 / 2)

抽完了血,小姑娘拿給老周一本書,是體檢手冊,裡麵有各種項目介紹,除了標題,內容都印著極小的字兒,不使勁兒瞅,都看不清楚,就這樣,還印了有看有一兩百頁呢,好家夥,體個檢,還要讀本小說。

接下來,進了一個寬敞的空間,兩個人被安排躺在床上,旁邊不斷推來各種各樣的儀器,老周的身上每隔一會兒就被塗上冰涼的東西。

兩個人的床隔了有兩三米遠,可還是擋不住中年男人的聒噪。

“老哥,現在國內做實業怎麼樣?政策還穩定吧?其實呢,我也跟你算是同行,我在美國是做南瓜生意的。”

南瓜?這是什麼生意?賣個南瓜而已,不就是個綠通常旅客嗎。

中年男人好像感知到了老周的注意力被自己調動了起來,特彆興奮,要不是醫生摁著,差點翻身坐了起來。

“這個南瓜可是個好東西呀……誒,我還沒給你發名片呢吧,得,換了衣服,沒帶在身上,我給你口述哈,我姓徐,雙人徐,徐萬程。取的是鵬程萬裡之意。祖籍惠州龍川,龍川現在不歸惠州了,我說的是明清時期劃屬。我們家祖上是客家人,清末到的舊金山,然後落腳在紐約。”

這個徐萬程講故事的節奏感還不錯,引得老周側耳傾聽。並且,適時地插話,湊趣一句,“那你的普通話,講得還真好。”

“哈,這都讓老哥你聽出來了,那當然好了,我們社區有個中文沙龍,已經堅持了二十幾年了,最開始是有位語文老師移民過來,我們這一代人又想學中文,當然主要是為了和內地做生意。現在這個沙龍主要是給小朋友們服務了,中文學校太貴了,還得花時間去上課,有這麼一個鬆散的組織,小朋友們的壓力也不大,學習興趣會更持久些。你可不要小看我們這個沙龍的作用,像我們這些已經移民到美國七八代的華裔來說,還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可是很不容易,而且在平時也很有用的。”

“七八代?已經這麼久了嗎?”老周很驚訝。

“那當然了,你可以掰手指算算,從清末到現在……算了,我也算不清楚,說起那些祖輩,真的是很不容易,開始都是被賣過來做苦力的,然後慢慢聚在atown,就是唐人街,你想呀,他們這些人,無依無靠的,要想活下來,就隻能抱團兒,我的祖上也參加了一個幫派……”

“是洪門嗎?”

“不錯呀,老哥,這你也知道,是,就是洪門致公堂。其實當時堂口有很多,我們祖上入的不是致公堂,但現在回查曆史,其它的堂口都不存在了,就都算在致公堂底下了,當年我家祖上不還給孫文捐了一百三十塊呢。你可彆小瞧這一百三十塊,那是我們家幾代人攢下了家底兒,一下子全捐了。”

“一百三十塊?那其它人都捐多少?”老周對錢的數目比較感興趣。

“其它人?三塊五塊就是很闊綽的了。”

“那你們家在致公堂裡的地位也不低了吧?”

“這倒沒有,錢捐完了,後來發生了一些變故,就從洛杉磯搬到紐約了。我現在分析,可能當時當家人就是一位熱血青年,為了民族大義,就非要乾這麼一件漂亮的事兒。”

“那如果這些錢沒有捐出來,在美國也能乾些大事吧?”

“大事?這具體我就不清楚了,但聽老人講過,當時有人用全部身家,在唐人街盤下了餐館,本來以為是個家族的開始,結果遇到三K黨,全家七口一個不剩,餐館也被一夥白人給霸占了。”

“啊?還有這種事兒?這是極少數的情況吧?”

徐萬程停頓了一下,看了眼老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