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女皇大人打算對東周發動攻勢。這才安生幾天?就又要折騰。”
一名戶部的官員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無奈地搖了搖頭,小聲嘀咕道:“唉,這可真是不讓人省心啊!”
他不禁想起之前發生的種種事情,天妖教叛亂、江湖各個宗門大鬨神都城……
好不容易平息了這些紛爭,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呢,現在又要打仗了。
想到這裡,他深深地歎了口氣,心中滿是疲憊。
而另一名武將卻麵露興奮之色,激動地說道:“要與東周作戰,這可是件大好事啊!建功立業的機會終於來了。”
他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自己即將獲得的榮耀和地位。
對於武將來說,戰爭意味著功勳,意味著晉升的通道。
隻要能在戰場上立下戰功,就能得到更多的權力和財富。
而且,平日裡不善言辭辯論的他們,總是被朝廷中的文官集團壓製得死死的。
如今有了戰爭的機會,他們終於可以展現出自己的實力,擺脫那些文官們的束縛了。
然而,對於這位武將的期待,其他人並不完全認同。
有人擔憂地說:“這次作戰風險太大了,如果失敗了怎麼辦?我們豈不是會遭受巨大的損失?”
還有人質疑道:“女皇大人真的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嗎?這場戰爭是否值得打呢?”
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大家都對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充滿了疑慮和擔憂。
畢竟,戰爭不僅關係到國家的命運,也關係到每個人的生死存亡。
如果不能取得勝利,後果將不堪設想。
朝堂之上,氣氛莊嚴肅穆。
何天難得地參與了早朝,這自然是李夕瑤要求的。
她希望將何天推到前台,讓他承受來自各方的壓力。
實際上,就是讓他背負起責任,同時也成為李夕瑤抵擋攻擊的盾牌。
何天對於這種背黑鍋的要求十分無語,但也隻能耐下性子配合。
百無聊賴的他暗中感知著朝廷百官的修為情況。
何天驚訝地發現,這個世界中的文官並非僅僅是文人墨客,他們同樣擁有修為。
這便是所謂的儒修。
修行至最高境界者,可以做到言出法隨,令人敬畏。
這對何天來說可不是好消息,他已經領略過一次這些儒修的厲害。
上次上朝時,他就曾遭受言官們的猛烈抨擊。
麵對幾名大儒的挑釁,何天沒有因自身強大的實力而輕易出手反擊。
相反,他選擇了與其他武官相同的態度
——以一種輕蔑至極的目光凝視著對方。
這種輕蔑並非源自於無知或者傲慢,而是深深地紮根於他內心對於這些儒修的不屑與鄙夷之中。
仿佛他正在目睹一場滑稽可笑的鬨劇。
就這樣,何天成功地將對方激怒到了極致,使得對方怒火中燒、七竅生煙。
在這一過程中,何天細致入微地感受著儒修所施展的“言出法隨”之術。
他發現,這其實是一種類似於世界規則的力量,與五氣朝元境的武修借助人界的五行之力有幾分相似之處。
不過,經過深入思考後,他意識到這種規則應該屬於人界天道的一部分力量,而且其強大程度令人咋舌。
遺憾的是,一旦詭界入侵,人界的天道將會陷入一片混亂,屆時這些曾經威風凜凜的大儒們也將失去他們的力量,淪為毫無還手之力的凡人。
因此,當這些言官在朝廷上對何天猛烈抨擊的時候。
何天隻是用可憐的目光看著他們。
如同看一群小醜。
“好了,本皇決定的事情豈可輕易更改!”李夕瑤終於忍不住,發起火來。
她堅定地要任命何天為破虜將軍,讓他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往河間府一帶抵禦敵軍。
然而,這個提議卻遭到了盧本餘等大臣們的強烈反對。
“臣願意以死明誌,要是陛下不肯收回成命,那老臣隻能一頭撞死在這宮殿柱子上。”
盧本餘雙眼通紅,聲音悲戚,似乎已經做好了犧牲自己的準備。
他知道李夕瑤天性軟弱,難以承受臣子以死相逼的壓力。
隻要他堅持下去,任命何天為破虜將軍的事情就有可能被擱置,這樣一來,他就能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而這也意味著,他背後的落羽宗將有機會繼續謀劃他們的計劃。
“那你就撞死在這裡好了,不過本皇可不會賜你諡號,還會定你個胡攪蠻纏,擾亂朝綱之罪!”
李夕瑤怒火滔天的吼道。
她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朝堂上炸響,讓所有人都為之震驚。
盧本餘心中一驚,沒想到李夕瑤竟然如此決絕。
但他畢竟是老狐狸,很快便反應過來,裝作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謝主隆恩……”
然而,當他下意識地接完這句話後,突然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對勁。
按照常理來說,李夕瑤應該會寬慰他幾句,而不是直接讓他去死。
但現在木已成舟,哪怕劇本不對,眾目睽睽之下,他也隻好將戲演下去。
於是,盧本餘一邊瘋狂地向左右的心腹們打眼色,示意他們趕緊想辦法,一邊慢慢地、姿勢極其難看地向著牆柱子衝去。
就在這時,一名手下,吏部侍郎及時出手,一把扯住了盧本餘的衣袖,大聲喊道:“盧大人不可啊!”
盧本餘心中一喜,立刻丟給對方一個感激的眼神。
心裡暗暗想著,還是自己人靠得住啊!
沒有白白提拔你!
等今晚一定要請這位吏部侍郎到春風巷吃頓夜宵,找幾位姑娘一起探討人生,好好聯絡一下感情。
“盧大人三思啊!”
又是一名大臣扯住了盧本餘的衣袖,卻是戶部的一名給事中。
這名大臣與盧本餘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他是盧本餘大姨夫的二舅子的表妹的三侄兒的……
親戚關係如此複雜,饒是盧本餘記性不錯,此刻也想不起來該如何稱呼對方。
不過這並不重要,關鍵在於他們都是自己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若是盧本餘倒台了,這位戶部給事中在朝廷中的地位恐怕會變得十分尷尬,甚至可能失去立足之地。
此時,又有幾名大臣紛紛出手,將盧本餘攔下。
盧本餘心中暗喜,表麵上卻裝作一副痛心疾首、悲痛欲絕的樣子,開始了他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