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不破不立(1 / 2)

曾經在飛熊軍的發展曆程中,儘管何天絞儘腦汁地試圖擴大其勢力範圍,但與現在的情況截然不同。

飛熊軍本身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係,並且還擁有一位資曆深厚、經驗豐富的副統領。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即使飛熊軍被成功培養和壯大,最終還是會成為他人的隊伍。

這讓何天感到有些無奈。

而且薑濤師兄主動提出要加入飛熊軍。

對於薑濤師兄的選擇,何天並不感到意外,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標。

然而,何天心中卻有著一絲顧慮。他擔心這會影響他們師兄弟間深厚的情誼。

畢竟,薑濤師兄是他的師兄,他們曾一起經曆過許多困難和挑戰。

他不希望因為飛熊軍這些小小的權力而傷害到彼此的感情。

此外,從何天的角度來看,飛熊軍與鎮妖司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

儘管飛熊軍中的士兵們經過了多次戰鬥的洗禮,並且平時也努力訓練,但整體素質仍然無法與鎮妖司相提並論。

在鎮妖司,每一名成員都是經過嚴格選拔和訓練的精英,擁有著卓越的實力和經驗。

相比之下,飛熊軍的底蘊顯得較為薄弱,其中不少士兵還隻是新兵,缺乏足夠的實戰經驗。

在鎮妖司,就算是最基層的緹騎也不是一般人能當的,最起碼也得是內勁好手,還得是考上武秀才、有功名在身的才行。

這樣的人才夠格當個小旗官之類的芝麻官兒。

不過要是想進總鎮妖司,那就更難了,實力必須更上一層樓,沒點真本事可不行。

好多小旗官都得是氣勁境界的才能勝任。

再往上走就是那些能獨擋一麵的天師們了,他們可是小宗師境的高手!

總鎮妖司裡總共也就兩千來號人,但這裡麵宗師境以上的高手就得有五六百個。

而且,要是把整個天武國所有地方的鎮妖司加起來,那宗師境以上的高手數量肯定得超過一千個!

這股力量絕對不容小覷!

即便是禁軍,儘管其人數眾多,高達五十餘萬之眾,但其中高手的數量,或許也僅僅能與鎮妖司相媲美。

然而,鎮妖司具有更為明顯的優勢之處在於,它的分工非常明確。

首先,有專門負責培養後輩、執行一線任務的黃字院;

其次,有負責煉製丹藥的百草園;

再者,有負責煉器以及開發各種道具的煉器坊;

另外,還有負責研究功法的藏書閣;

最後,甚至還有負責創造收入的甲字庫。

這些不同的機構相互配合,使得鎮妖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係,宛如一個大型宗門一般。

這種自成一體的模式,使得鎮妖司能夠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提高整體實力。

何天坐上總鎮守使的位置後,憑借著係統的幫助,他成功地用一批先天境的功法收買了大部分鎮妖司的高層,從而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與此同時,鎮妖司的整體實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在打敗了落羽宗後,鎮妖司的聲望和影響力日益擴大,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而天妖教則遭受了沉重打擊,不得不收縮勢力範圍,並開始向大周等周邊國家轉移。

曾經令人聞之色變的詭異如今已成為各大宗門和幫派勢力追逐利益的目標,就連一些世家也紛紛參與其中。

天武國國內的氣氛煥然一新,原本被鎖住的氣運金龍逐漸恢複自由。

氣運的回歸使得朝廷中的李夕瑤變得更加強勢,她的地位也隨之上升。

“陛下,臣有本啟奏,鎮妖司總鎮守使何天,已經連續兩個月沒有上朝,簡直沒有把朝廷的法度放在眼裡。”吏部尚書盧本餘一臉嚴肅地開口說道。

然而,還沒等女皇回應,另一道聲音便響了起來:“盧大人此言差矣!何總鎮守使,身負朝廷重任,說好要在一個月內剿滅天妖教和詭異。如今,一個月過去了,天妖教銷聲匿跡,詭異也被掃蕩一空,百姓們安居樂業,對朝廷的做法讚不絕口。何總鎮守使立下如此大功,理應得到賞賜才對啊!”

這道反對的聲音落下,盧本餘不用回頭就知道說話的人是誰

——新晉的戶部尚書潘忠海。

這家夥是女皇李夕瑤新收的狗腿子,整天跟他作對,讓他十分頭疼。

“陛下,何天此人狼子野心,現在鎮妖司勢大,已經隱隱有超過朝廷之勢,不少地方,百姓隻知道感謝鎮妖司,卻不著感謝朝廷。如此下去,恐怕何天會成為下一個肖平濤。”

見不少人幫何天說話,盧本餘也不打算再在一些不痛不癢的話題上拉扯,直接把前任丞相肖平濤給搬了出來。

果然在聽到肖平濤這個名字後,李夕瑤的臉色驟然變化。

肖平濤謀反,將李夕瑤囚禁了半個多月不說,還殺了鎮妖司前任總鎮守使,從皇室族譜上算起來是李夕瑤姑父的李常平。

這是李夕瑤的一塊心病。

也是傷疤。

現在被當眾揭開,血淋淋的。

一時在場的百官,沒有那個敢接這句話。

“陛下,鎮妖司確實功勞不小,但鎮妖司也是朝廷的一部分,如果鎮妖司真的如盧大人所說,那可真是要好好調查一番。不過,此事需要謹慎處理,畢竟鎮妖司對於我們大唐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一位老臣站出來說道。

“是啊,陛下,我們不能因為一些猜測就對何天大加指責。而且,他這些年為天武國做出了那麼多貢獻,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獎勵。”另一位大臣也表示支持何天。

“哼!你們一個個都為何天說話,難道不知道他的野心嗎?如果讓他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天武國將會陷入危機之中!”盧本餘憤怒地說道。

“陛下聖明,老臣自然不敢有絲毫懈怠。隻是這何天,雖立下赫赫戰功,但人心隔肚皮,誰又能完全看透呢?老臣也是為陛下分憂,為天武國的未來著想。”盧本餘的話語中夾雜著幾分試探,幾分挑撥。

李夕瑤聞言,目光微凝,她自然能聽出盧本餘話中的弦外之音。她輕輕歎了口氣,心中對何天的信任與對朝堂穩定的憂慮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張錯綜複雜的網。

“盧愛卿言之有理,但朕相信何愛卿的忠誠。天武國正值多事之秋,我們更需要的是團結一致,而非無端的猜忌與內耗。”李夕瑤的話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她深知,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時刻,任何一絲裂痕都可能成為敵人趁虛而入的突破口。

盧本餘見狀,心中雖有不甘,卻也隻能暫時收斂起鋒芒。他深知,此時與李夕瑤正麵衝突並無益處,反而可能讓自己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於是,他躬身行禮,恭敬地退出了大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